游客
题文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
【甲文】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文】魏钟繇,字元常。少随刘胜入抱犊山,学书三年,遂与魏太祖、邯郸淳、韦诞等议用笔。繇乃问蔡伯喈笔法于韦诞,诞惜不与。乃自捶胸呕血。太祖以五灵丹救之,得活。及诞死,繇令人盗掘其墓,遂得之。由是繇笔更妙。繇精思学书,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每见万类,皆书象之。繇善三色书,最妙者八分。(选自羊欣《笔阵图》)
注释:①钟繇(yóu):三国魏大臣,书法家。书法与晋王羲之齐名,并称“钟王”。②刘胜:行书首创者。抱犊山:山名,在河南境内。③魏太祖:曹操。邯郸淳:魏文学家。韦诞:魏书法家。④蔡伯喈(jiē):东汉人,工书画。⑤被穿过表:被子被手画穿了。⑥三色书:楷书、行书、草书。⑦八分:汉字书体名。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礼愈(  )      (2)厕终日忘归 (  )
(3)诞惜不(  )     (4)皆象之 (  )
选出下列各项中“以”字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太祖以五灵丹救之

A.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活板》 B.不敢出一言以复。 《送东阳马生序》
C.能以径寸之木。 《核舟记》 D.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楚》

翻译下列句子。(6分,每题2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3)及诞死,繇令人盗掘其墓,遂得之。
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宋濂和钟繇身上有何共同之处。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名著人物 公文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回答小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阡陌交通(2)其丈夫担粪灌园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翻译下列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每题1分,共4分)
①而两狼之驱如故并:眈眈相向眈眈:
③屠起暴:④一狼其中洞:
翻译下列句子(每题3分,共6分)
①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②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阅读①——④段,简要概括四个情节,每个情节只限用两个字。
文中最能表现屠户勇敢的语句是什么?
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什么?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屠户的心理变化过程。

阅读文言文《桃花源记》,回答问题(共12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
(1)渔人甚之(2)复前行,欲其林(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4)太守(5)欣然往(6)未果,病终
把文中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选出下列各项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忘路之远近 B.渔人甚异之
C.闻之,欣然规往 D.具答之

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

阅读《活板》,回答下列问题。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1)又活板___________(2)则以纸之______________
(3)一板已布字___________(4)木格贮之___________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持就火炀之。
(2)用讫再火令药熔。
这段文字中介绍活板的排版先后有五个步骤,它们的正确顺序是怎样的?请将它们的序号按顺序写在横线上。
①排列字印②以火熔药③按平版面④设置铁板⑤用药物蒙盖铁板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
始就学 刮目相待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文章写鲁肃的反应对于表现吕蒙有什么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