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解释下列划线的词(每题1分,共4分)
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并: ②眈眈相向 眈眈:
③屠暴起 暴: ④一狼洞其中 洞: 翻译下列句子(每题3分,共6分)
①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②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阅读①——④段,简要概括四个情节,每个情节只限用两个字。
文中最能表现屠户勇敢的语句是什么?
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什么?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屠户的心理变化过程。
艾子游于郊外,弟子通、执二子从焉。渴甚,使执子乞浆①于田舍。有老父映门观书,执子揖而请,老父指卷中“真”字问曰:“识此字,馈汝浆。”执子曰:“‘真’字也。”父怒不与,执子反以告。艾子曰:“执也未达,通也当往。”通子见父,父如前示之。通子曰:“此‘直八’两字也。”②父喜,出家酿之美者与之。艾子饮而甘之,曰:“通也智哉!使复如执子之认真,一勺水吾将不得吞矣。”
【注】①浆:古代一种酿制的微带酸味的饮料。②此“直”“八”两字也:古书为竖排,故有此说。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弟子通、执二子从焉 ()②渴甚,使执子乞浆于田舍 ()
③识此字,馈汝浆()④父如前示之()与“执子揖而请”中的“而”用法一致的是()
A.艾子饮而甘之 | B.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C.拔山倒树而来 | D.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
翻译句子
使复如执子之认真,一勺水吾将不得吞矣。这则寓言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什么问题?
王羲之题字
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①滑净,因书之,真草②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③见一老姥④,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⑤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⑥,皆此类也。(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注释]①棐(fěi)几:用榧木做的几案。棐,通“榧”,木名。②真草:楷书、草书。③蕺(jí)山:山名,在今浙江绍兴。④老姥(mǔ):老年妇女。⑤王右军:指王羲之。⑥重:看重,推崇。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王羲之尝诣门生家 __________(2)羲之书其扇__________
(3)姥如其言 __________(4) 其书为世所重__________下列各句中的“之”与“持六角竹扇卖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B跪而拾之以归
C至之市 D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 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羲之的书法“为世所重”?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完成9—12题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解释加点的字
①尝射于家圃②释担而立
③微颔之④陈康肃公尧咨善射下列各项中“以”的用法与“以钱覆其口”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跪而拾之以归 | B.以假山奇 | C.我以一日始出时去人近 | D.太祖常劝以读书 |
翻译文中的划线句
①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②因曰:“吾亦无他,惟手熟尔。”从卖油翁的话语和他的惊人的倒油的技艺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物破自有时
韩魏公知北都①,有中外亲②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盖绝宝也!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爱。乃开燕③,召漕使显官,特设一桌,覆以恿衣,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④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谓吏将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公之量,宽大厚重如此。
【注释】①知北都:在北都做知州。②中外亲:中表亲。③开燕:开设宴席。④吏将:差役中的统领,相当于现在的领班。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云/耕者入冢而得 | B.云耕者/入冢而得 |
C.云耕者入冢/而得 | D.耕者入/冢而得 |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 云耕者入冢而得()②玉盏俱碎()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这则故事运用对比的方法来刻画韩魏公的,如“公神色不动”与“____________”
对比,“物破亦自有时”与“____________”对比。 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南文子为国忧
智伯欲袭卫,故遗①之乘马,赠之一璧,卫君大悦,酌酒。诸大夫皆喜,南文子独不喜,有忧色。卫君曰:“大国礼寡人,寡人故酌诸大夫酒,诸大夫皆喜,而子独不喜,有忧色者,何也?”南文子曰:“无方②之礼,无功之赏,祸之先也。我未有往,彼有以来,是以忧也。”于是卫君乃修梁津而拟③边城。智伯闻卫兵在境上,乃还。
[注释] ①遗:赠送。②方:缘由。③拟:打算。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⑴智伯欲袭卫⑵大国礼寡人
⑶寡人故酌诸大夫酒⑷智伯闻卫兵在境上选出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或用法和“故遗之乘马”一句中相同的一项
A.至之市 | B.是吾剑之所从坠 |
C.方为秋田之害 | D.吾欲辱之 |
翻译句子
诸大夫皆喜,而子独不喜,有忧色者,何也?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南文子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