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两个氮分子 ;②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常量元素 ;③+2价的镁元素 ;
④三个硫酸根离子 ;⑤氦气 ;⑥氧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氧化物 。
(2)在化学反应中,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2Na+C12=2NaCl,反应前后Na、C1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①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在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通常具有氧化性。如:氯化铁溶液能和单质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另一种铁的氯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该反应中,
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反应物中表现出氧化性的物质是 ;②向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纸上一定有的固体是 ,滤液中的溶质是 。反思与评价:有人认为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请你也从化合价角度解释原因 。
(3)用“O”和“●”分别代表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这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以下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如下:
①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②据此可知化学反应前后 不变;
③已知“O”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的 m 倍。该反应中生成物
与
的质量比为 。
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用A装置制备氧气的化学反应式是 (化学式表示),用D收集氧气如何验满?若把D中氧气取出, 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 装置.
(4)实验室用H2O2溶液和MnO2制氧气,同学们利用B和E装置,通过排水量来测定生成氧气的体积,反应结束后,发现量筒内收集到的水的体积总是比理论值偏大(水的体积测量准确),其主要原因是 。
(5)A、B两种装置都可以制氧气,但大家一致认为B好,为什么?(答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回答下列问题
(1)装药前要检查装置气密性,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后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应怎样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
(1)该实验中红磷需过量,目的是 。
(2)燃烧结束并冷却,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从上述实验现象也可知氮气的有关性质,指出两点即可:①__ ___(化学性质).②__ ____(物理性质).
(3)该同学认为红磷既不能换成木炭也不能换成铁丝,请你帮他说明原因?
根据所学内容,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表达式(用化学式表示)
(1)淡黄色固体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银白色的固体绕成螺旋状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装有空气的密闭集气瓶里燃烧后,瓶塞不易打开_________________
有三瓶无标签的气体,氧气、二氧化碳、氮气,鉴别它们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