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作了如下的实验:
A.实验:取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一只鸡的体内,不久,鸡死亡。
B.实验:取灭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另一只鸡的体内,经过几周后,让此鸡的体内产生抗体,然后,再取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它的体内,结果它存活下来。据上述实验回答:
将另一种病毒注射经过B实验处理的鸡体内,鸡是否存活?
为什么?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而制定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实验材料】罐头瓶,棉花,小勺,标签纸,胶水,颗粒饱满的大豆种子等。
【方法步骤】分别在4个贴好标签的罐头瓶瓶底铺上等量的棉花,依下表要求往各瓶内放入大豆种子并按相应的实验条件进行培养;一周后观察并记录各装置种子萌发的情况。
罐头瓶 |
1号 |
2号 |
3号 |
4号 |
种子数 |
10粒 |
10粒 |
10粒 |
10粒 |
棉花干湿状态 |
干燥 |
潮湿 |
潮湿 |
水完全淹没种子 |
存放环境 |
25℃的阳光下 |
3℃的阳光下 |
25℃的阳光下 |
25℃的阳光下 |
请分析作答:
(1)由上表可知,该实验有几组对照实验,实验中的对照组是 。
(2)某同学建议挑选籽粒饱满,发芽率高的种子作为实验对象可以吗? 。
(3)若要探究光照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可以另取一罐头瓶,编号为5号,瓶底铺上与1—4号罐头瓶 ,放入10粒大豆种子,洒上适量的水,使棉花保持潮湿,并把整个装置放 处培养。
(4)一周后观察实验发现 (请写出1—5号实验现象),从以上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 .
(2)作出假设: .
(3)方案:在铁盘一侧放上湿土,另一侧放上干土,盖上一层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为什么? .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统计并计算全班的平均值,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为什么要计算平均值? .
(5)实验后,你怎样处理这些鼠妇? .
通过阅读课文,李辉同学了解了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昼伏夜出,以土壤中的枯叶等有机物作为食物.读后,李辉同学对蚯蚓的生活环境发生兴趣:蚯蚓到底是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还是干燥的环境中?为此,李辉同学进行了如下一番研究,并邀你一起来参与.
(1)你认为李辉同学作出的假设应是:蚯蚓喜欢生活在 的环境中.
(2)根据李辉同学的假设,你认为他应选择 作为变量,其他条件都要保持相同.
(3)下面是李辉同学设计的几个实验方案,其中你认为最佳的是 .
A.在解剖盘的一端放一张干纸巾,另一端放一张湿纸巾.然后在中央放20条蚯蚓,30分钟后观察
B.在解剖盘中铺上一层土壤,其中一半是松软、潮湿的土壤,另一半是松软、干燥的土壤.然后在中央放20条蚯蚓,30分钟后观察
C.在解剖盘中铺上一层土壤,其中一半是松软、潮湿的土壤,另一半是松软、干燥的土壤.然后在中央放1条蚯蚓,2分钟后观察
(4)上述方案需经 (填“一次”或“多次”)实验,原因是
(5)你预测实验结果是:蚯蚓在潮湿的环境中的数量 (填“较多”或“较少”).
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几个环节.请回答科学探究上述环节的有关问题.
(1)提出问题:如果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当你搬开花盆看到鼠妇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以下据此情景提出的几个问题,哪一个不够具体、明确?()
A.鼠妇为什么会爬走呢?
B.鼠妇爬走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
C.鼠妇爬走是因为搬动花盆对它产生了刺激吗?
D.鼠妇爬走是因为声音对它产生了刺激?
(2)做出假设:根据生活经验,我们可作出“鼠妇喜欢生活在 的环境”的假设。
(3) 制定计划:
①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假设,作了这样的一个实验设计:选一个长方形的铁盒,以中线为界,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即在铁盒里设置了 和 的两种环境;然后把鼠妇放进铁盒中,过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鼠妇的分布情况。
②以下是小明的计划:他准备将捕捉到的10只鼠妇放入实验装置,以下四种方案中哪一种最佳?(图中数据表示鼠妇的个数)()
③兴趣小组的同学还有另一份实验设计如下。请把不完善的地方修改,正确的修改是()
A.左右两侧应分别为湿土和干土
B.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20℃
C.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阴暗环境
D.左右两侧的鼠妇数量可以不同
④实施计划:在实验的过程中,小明一共重复做了五次实验,结果如下。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
A.得到较多的实验数据
B.避免偶然现象,使结果更真实
C.实验失败后重新再做
D.得出不同的结论
⑤分析结果:小明对数据进行了求平均值的处理,统计出明亮和阴暗中鼠妇的平均数为只和 只。
⑥实验结论:由此得出了 。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
(1)作出的假设是 。
(2)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 和 两种环境,以便对照。
(3)每个实验装置中放入10只鼠妇,每分种统计一次明亮和阴暗土壤中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10次统计数的 值。
(4)得出的结论是 。
(5)如果“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中的变量是 ,需要给鼠妇提供
和 两种环境。
(6)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 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