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明做了观察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请你帮他回答问题:

试管
加入物质
控制条件
检验方法
1号
馒头碎屑+2 mL唾液
37 ℃水溶10分钟
加两滴碘液
2号
馒头碎屑+2 mL清水
37 ℃水溶10分钟
加两滴碘液

(1)该实验的实验试管和对照试管分别是             试管。
(2)1号、2号试管经过充分振荡后,出现的现象分别是                    。   
(3)发生该现象的原因分别是:1号                   ,2号                     。
(4)本实验用37 ℃水溶,是因为                    。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探究某些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


序号
A瓶
B瓶
C瓶
D瓶
1
各加入等量清水
2
不加河泥
各加入等量河泥
3
不加水藻
各加入等量的水藻
4
各加入两条相同状况的小鱼,并用软木塞塞紧瓶口
5
置于相同光照下
黑暗
小鱼生存时间
3天
11天
25天
2天

分析并回答:

(1)实验装置C所模拟的生态系统和D模拟的生态系统相比,不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是
(2)比较A、B的实验结果可知,水藻的主要作用是
(3)D装置中,小鱼存活的时间比A装置中的存活时间短,可能的原因是
(4)比较C、D的实验结果可以说明
(5)如果将B瓶和C瓶作为一组对照实验,请你提出一个与此相关的探究问题: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小玲同学正在练习使用显微镜,请帮她回答以下问题:
(1)她使用的显微镜目镜是5×,物镜是8×,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2)观察时左眼注视目镜,同时右眼。(填"睁开"或"闭上")
(3)她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了一个"b"字,那么载物台上所放的透明纸片上写的字是。说明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像。

根据"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回答问题:
(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让叶片中原有的运走耗尽。
(2)把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使叶片含有的溶解到酒精中。
(3)滴加碘液的目的:检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
(4)叶片见光部分变成蓝色,未见光部分没有变成蓝色。说明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下表是小波同学有关"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记录。

试管
实验材料
处理方法
实验现象
1
淀粉糊﹢2ml唾液
充分搅拌后,放在37℃的温水中,
10分钟后滴加2滴碘液。
不变蓝
2
淀粉糊﹢2ml清水
充分搅拌后,放在37℃的温水中,
10分钟后滴加2滴碘液。

(1)在这个实验中,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2号试管起作用。
(2)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化成了
(3)"充分搅拌"是模拟口腔中的作用。(填"牙齿"或"舌")
(4)温度为℃左右时口腔中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