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指出:"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平津与华北的危险,已经放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1937年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宣言,表示:"为求我中华民族之永久生存,及国家主权之领土完整,对于侵犯我主权领土,与企图毁灭我民族生存之帝国倭寇,决以武力解决之。"
材料二 丘吉尔在谈到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时说: 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苏联元帅扎哈罗夫说:日本之所以没有立即对苏联开战,是因为它的大量军队被牵制在中国。军事史家富勒指出: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太平洋上拼一死战,这正是中国抗战对二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的结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和国民政府宣言发表的相同背景是什么?宣言的发表具有什么共同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贡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学家布克哈特在评论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是说“有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神学纱幕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在次运动期间,意大利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艺术家和思想家。诗人但丁的作品强调了人的价值和理性的伟大,闪烁着人文主义最初的光辉,体现了这场运动的核心主张。
(1)、在西方社会的近代化历程中,哪一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作了思想上的准备?这一运动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材料二:“这位先生作为军官……将比联邦中的任何其他人更能博得全美国的支持,更能联合东部十三州的真诚努力。
――大陆会议上关于大陆军总司令人选的提议
(2)、材料二中这位军官是谁?为什么有人说“他创立了美国”?
材料三: 1846年,英国煤炭产量已经达到4400万吨,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第一大产煤国。从此,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
——《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3)材料三所描述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或整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各缔约国可采取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
(4)材料四反应的是哪一军事组织的建立?它体现了哪一政策?
材料五:二战以后,美国的工业产量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以上,黄金储备更是达到四分之三。9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
(5)根据材料五,概括指出二战后美国的世界经济地位,并指出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6)上述材料中提到的历史事件,都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请归纳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自鸦片战争以来,为实现国家独立富强的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从理论和革命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元济写诗赞誉道:“南洲讲学开新派万木森森一草堂。谁识书生能报国,晚清人物数康梁。”
——广东教育出版社《经典广东》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康梁”分别是谁?他们领导的政治运动和提出的代表运动性质的经济主张各是什么?
材料二、“九十年以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业精力。”
——引自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2001年10月9日的一次重要讲话
(2)材料二中“先生”是指谁?(1分)材料中的这场“革命”指什么?(1分)
材料三……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中华民族已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中华民族独立生存的严重威胁已被消除。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3)材料三中,为什么视日本为“万恶的敌人”?(以其侵华暴行为例说明)。(2分)社论认为抗战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1分)
(4)邓小平曾说:“他(毛泽东)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泽东,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请写出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在1945年进行了什么努力?
材料四:“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5)、新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是从哪一活动开始的?它的主要任务是什么?(3)
(6)1978年中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这里的转折是指什么?
(7)为了实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能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应该走什么道路?
(8)结合以上材料,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探索历程给你怎样的启示?
中国古代历史是经济逐步发展,专制逐步加强的历史
材料一 (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采集植物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据史书记载,南朝时)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供天下人享用)。
(1)材料一描述的江南有很大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2分)
材料二:“唐都长安住宅区(坊)和商业区(市)严格分开,店铺商业时间有统一限制,日出后击鼓三百下才能开门营业,日落前击钲三百下统一关门歇业”“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的临安,大街小巷店铺林立,小贩、货郎走街串巷叫卖” 宋朝“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市去处,通晓不绝……盖都人公私营干,夜深方归也。”“宋朝的科举放宽尺度,允许商人中有ˋ奇才异行者ˊ应举。”
据此回答下列两宋时期商业发展的新气象。
(2)与唐都长安相比,两宋时期的商业,在打破地域限制、打破时间限制上分别出现了什么新的变化?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了什么管理机构?
材料三:“明朝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许多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雇佣机工进行生产。机工计日领取工资,维持一家的生活。”
(3)材料三中的“机户”、“机工”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
材料四、 武帝雄才大略,即位之初,卓然罢黜百家,令后学者有所统一。始分藩国,而子弟毕侯矣。更钱造币以赡用。征匈奴四十馀,匈奴远遁,日以削弱。
——《古代历史史料汇编》
(4)据材料四,概括汉武帝加强统一的主要措施。
(5)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唐太宗、元世祖、明太祖加强地方管理的措施各一例
材料五、 1368年至1840年是明朝和清朝前期。这一时期,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6)请举出清朝前期加强对西藏地区管辖的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10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1943年,战争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大反攻的日子终于来了。英美盟军的战车抢摊登陆,苏联军队的进攻所向披靡,龟缩在柏林避弹室里的希特勒已成瓮中之鳖。随着日本法西斯发出“本土作战”的狂吠,苏联对日宣战,美军重拳出击,中国抗日武装展开了全国反击。正义,终于又一次战胜了邪恶!请回答:
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大反攻的日子终于到来了”的重要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
⑵美英盟军抢摊登陆于何处?(1分)
⑶“苏联对日宣战”是根据哪一次会议的决定?(1分)“美军重拳出击”又指何事?(1分)
⑷美苏两种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为什么能共同作战?(1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
⑸“正义,终于又一次战胜了邪恶”二战留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材料一:二战后美国经济增长表13分
年份 |
1950 |
1955 |
1965 |
1975 |
1982 |
1985 |
1994 |
1999 |
国内生产总值 增长率(%) |
8.7 |
5.6 |
6.3 |
-0.8 |
-1.9 |
3.3 |
3.9 |
4 |
材料二: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点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法国作家 维克多?雨果
材料三:二战后日本经济增长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的知识,请你谈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阶段的特点。
(2)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了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1993年,正如雨果预言的“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的局面已经形成,这个组织的名称是什么?它的成立有什么作用?它的地位如何?
(4)图三你认为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主要原因是什么?(两点即可)
(5)美国、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启示?(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