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上半期,世界资本主义迅猛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八上)  
材料二  19世纪60-7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席卷整个欧洲,并开始向世界范围扩展。一些国家为了……适应工业革命的需要,……相继出现了……日本明治维新等重大历史事件。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九上)                                                  
材料三         六个重要国家生产增长指数表

    国家
年份
美国
英国
联邦德国
法国
意大利
比利时
1938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949
174
113
100
112
101
109
1955
219
134
178
149
150
135

注:表格里的数字以1938年为基数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九下)
材料四 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交通和交往手段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上半期英国取得了怎样的世界地位?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治政府重视教育的举措及维新对日本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
(3)材料三中,20世纪50年代生产增长最快的是哪一国家?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哪次科技革命有关?
(4)请举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各一例,证明材料四所表达的观点。综合以上材料,谈谈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 日本明治维新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神话与传说,一个偏重于人神起源万物初始的来历,一个偏重于口头流传的关于世界来源及英雄故事的说法。考古发现时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历史研究就是探究历史的真相。请你观察下列图片后思考问题。

图1 半坡人面鱼纹盆 ——1955年陕西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器。
图2 女娲补天的传说,出自古书《淮南子》。
图3 河姆渡猪纹陶钵——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黑陶猪纹钵。
请回答:
(1)图1、图3属于史料类别的哪一类史料?()
A、实物史料 B、文献史料
(2)上述图片放映的是哪一时期的历史?要了解北方氏族应选哪一考古发现?
(3)图1、图3说明我国原始农耕时期,哪方面的技术已经达到很高水平?
(4)上述哪两幅图片提供的史实最可靠?
(5)根据上面三幅图片提供的信息,概括回答你获得古代史知识有哪些途径?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不少的创造、创新和发明。
探究一制度篇
(1)隋朝虽然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但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这一时期创立的一项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制度是什么?
(2)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开创了一项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政治制度,这项制度是什么?
探究二人物篇
(3)隋朝时期,在桥梁工程方面做出突出成就的人物是谁?其突出的成就是什么?
(4)唐朝时期,开后世写意画之先河的著名画家是谁?其代表作品是什么?
探究三技术篇
(5)唐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辉煌的时期,唐朝农民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改进和创制的新式农具是什么?另一灌溉工具是什么?
(6)北宋时期,我国海外贸易空前发达,在技术上为此提供重要条件的一项发明创造是什么?
(7)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应包含哪些内容?

汉、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其对外交往的特点也不断变化,从汉代的以陆路为主到唐朝的海陆并举,再到宋代以海路为主。对外开放与交流,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和强盛。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材料二:这是1974年泉州市后渚港出土的南宋中型远洋商船。该船长为34米,宽11米,深4米左右,载重量200吨以上。

材料三: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材料四: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南宋时泉州成为全国第一大港。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鉴真的身份以及东渡日本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当时外国商人成为中国海船常客的原因。
(3)请根据材料三写出政府为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
(4)依据以上材料,说说南宋时期泉州成为全国第一大港的原因有哪些?(3分,写三点)
(5)唐朝和宋朝的对外关系,对于当前中国的对外交流与开放有何启示?

江南经济的发展史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材料二:两宋时期,主产于南方的水稻已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盛产水稻的苏州湖州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南方商业发展的水平,从总体上看也超过了北方。与此同时,南方赋税收入增加,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
材料三:从东晋开始,北方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再加上更北的游牧民族侵扰,居住在山西,河南,山东,河北的汉族人开始迁往江淮一带。从南北朝一直到南宋,北方汉人迁往江淮的脚步就一刻没有停留,共计数百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指的“世界最早的纸币”是什么?它出现在什么朝代?
(2)材料一、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什么变化?
(3)从材料三可知,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之一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贞观政要》
(1)材料一出自哪一位皇帝之口?
(2)从材料一中说明他认识到了什么问题?
(3)材料二反映了这位皇帝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