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两会”期间,各民族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国事,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这充分体现了
A.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 B.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
C.公民有同破坏民族团结作斗争的义务 | D.我国已实现了民族共同繁荣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确保人民共享改革建设的成果。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A.国务院各部委积极采取措施支持中央苏区振兴发展 |
B.国家和社会采取多种方式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
C.大力发展城乡社会公益事业和福利事业 |
D.江西六大扶贫模式助中央苏区和特困连片地区脱贫 |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有利于让中国人民牢记历史,倍加珍视和平 |
B.目的是唤醒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
C.既是对逝者的缅怀,也是对生者的时时警醒 |
D.有利于增强国民的忧患意识,维护国家安全 |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报告中指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下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理解正确的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我国已经跨越了社会主义阶段 |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 |
C.我国是人口大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 |
D.全面小康社会,将是一个比较平衡协调发展的社会 |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在革命战争年代产生了“长征精神”,新时期出现了“载人航天精神”。对这两种精神认识正确的是()
A.两者是一脉相承的 |
B.都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表现 |
C.长征精神已被航天精神取代,长征精神已经过时 |
D.都体现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 |
杨叔子院士讲过一句话:一个国家,没有先进的科技,一打就垮;没有民族精神,不打就垮。中华民族精神 ()
A.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 | B.是中华民族之魂 |
C.以团结统一为核心 | D.是民族文化的全部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