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有利于让中国人民牢记历史,倍加珍视和平 |
B.目的是唤醒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
C.既是对逝者的缅怀,也是对生者的时时警醒 |
D.有利于增强国民的忧患意识,维护国家安全 |
下列行为中属于亲近社会的行为是()
①过马路时,看见盲人上前搀扶
②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
③能自觉抵制社会上的不良诱惑
④各人自扫门前雪
A.①②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人们常说:“个人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一滴水离开大海就会干涸。”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社会离不开个人 |
B.个人离不开社会 |
C.社会的发展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
D.社会限制了个人的发展 |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国家》的歌词告诉我们,承担的责任有主有次,有轻有重,最重要的当然是()
A.个人和家庭责任 | B.个人和国家责任 |
C.国家和社会责任 | D.家庭和社会责任 |
2014年8月16日,首届中国慈善论坛在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强调,慈善组织必须以实际行动赢得捐赠者、受助者和管理者的信赖,才能真正实现“取之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核心价值,才能有效保障慈善事业的生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据此回答下列小题。慈善组织真正实现“取之于社会”,要求我们作为社会成员()
①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现象
②遵守社会公德,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
③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
④乐于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爱心和力量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慈善事业的持续发展得益于无数捐赠者的爱心援助。捐赠者的行为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
A.富强、民主 | B.敬业、诚信 | C.爱国、友善 | D.平等、公正 |
下边漫画“公德的距离”表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
①忠于职守②遵守社会公德③明辨是非④讲文明懂尊重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