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
B.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
C.物质变化时若伴有能量变化,则一定是化学变化 |
D.没有物质的化学变化,也就没有能量的变化 |
【改编】香花石由前20号元素中的6种组成,其化学式为X3Y2(ZWR4)3T2,X、Y、Z为金属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的相等,X、Z位于同主族,Y、Z、R、T位同周期,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的3倍,T无正价,X与R原子序数之和是W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Y>Z>R>T |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R<T |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Z | D.化合物XR2、WR2所含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
【原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时漏斗下端与烧杯内壁要保持接触,分液时分液漏斗下端与锥形瓶(或烧杯)内壁不能接触 |
B.受强酸或强碱腐蚀致伤时,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洗,最后用水冲洗,并视情况作进一步处理 |
C.比较去锈的铁钉和去锈的绕有细铜丝的铁钉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速率快慢时,可以加K3[Fe(CN)6]溶液,观察铁钉周围出现蓝色沉淀的快慢 |
D.自来水厂常用某些含铝或铁的化合物作净水剂,是由于这些物质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
用于金属焊接的某种焊条,其药皮由大理石、水泥、硅铁等配制而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产水泥的原料是大理石、纯碱、石英,其组成一般为Na2O·CaO·6SiO2 |
B.Si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2OH-+H2O =SiO32-+2H2↑ |
C.焊接过程中,药皮在高温下产生了熔渣和使金属不被氧化的气体,该气体是CO2 |
D.经处理后的熔渣36.0g(仅含Fe2O3、Al2O3、SiO2),加入足量稀盐酸,分离得到11.0 g固体;滤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分离得到21.4g固体;则此熔渣中Al2O3的质量分数为25% |
(18分)Ⅰ.(7分)次磷酸(H3PO2)是一种一元中强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试回答下列问题:
(1)P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NaH2PO2为 (“正盐”或“酸式盐”),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
(3)H3PO2可将溶液中的银离子还原为银单质,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该反应的氧化产物的化学式为 。
Ⅱ.(11分)某无机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4。在一定条件下,SCl2与氨完全反应生成A和淡黄色单质B及离子化合物X,且X的水溶液的pH<7。将18.4gA隔绝空气加强热可得到12.8g B和气体单质C。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C的电子式为 。
(2)写出SCl2与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亚硝酸钠和X固体在加热条件下 (填“可能”或“不能”)发生反应,判断理由是 。
(4)请设计检验物质X的实验方案 。
【改编】某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可能是K+、Ba2+、A13+、Mg2+、AlO2-、CO32-、SiO32-、Cl-中的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溶液加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无沉淀生成
②另取少量原溶液,逐滴加入5mL 0.2mol·L-1盐酸,发生的现象是:开始产生沉淀并逐渐增多,沉淀量基本不变后产生气体,最后沉淀逐渐减少至消失。
③在上述②沉淀消失后的溶液中,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可得到沉淀0.43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一定不含Ba2+、Mg2+、A13+、SiO32-、Cl- |
B.该溶液中一定含有K+、AlO2-、CO32-、Cl- |
C.该溶液是否有K+需做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片) |
D.可能含有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