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学者认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伟大专著和新的革命起点”。“(它)意味着中华民族在历经种种探索与曲折之后开始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什么正确的思想路线?
(2)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3)今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制定多少周年?
(4)请你为我们祖国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战国—秦朝重要工程分布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指出图中秦朝的都城,并写出地名。(2分)
(2)秦朝修筑了长城,请你指出秦长城的东西起止点。
(3)战国和秦朝时期,在水利兴修和水运交通上取得了重大成就,请你指出三个这一时期修筑的水利工程和水运工程。
(4)在这些重大工程中,有的至今还在造福于人民,有的已经失去了修筑时的原来目的。你能举例说明吗?分
(5)有人说,修筑重大的工程,劳民伤财,没有什么好处,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请你举例来证明你的观点。

材料一、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材料二、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材料三、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都是谁说的?他创立了什么学派?
(2)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提出了什么学说?这种学说的大致思想是什么?汉武帝时把什么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他作为大教育家,在教育上贡献是什么?
(4)通过上述材料,你发现他在教学上有什么特点?
(5)谈谈他在学习方面的言论和思想带给你的启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列图表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贺赖

丘穆陵

独孤

步六孤

贺楼


材料二: “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草,三十以下见在进行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两则材料各自反映的中心问题是什么?除了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外,此项改革措施还有哪些改革内容?
(3)说明材料二“北语”、“正音”各指什么?
(4)这次改革的实施有何作用?

农民在湖沼边筑起堤坝,进行围垦,开辟出一片片湖田。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周围湖田很多,这三个地区便成为江南的粮仓。五岭以南,种植双季稻,一年收获两次,粮食自给自足。成都平原的成都平原的农业也有新的发展。
——七上《南方的初步开发》
请回答:
(1)材料中描述了东晋南朝时江南开发的状况。你能具体说一说当时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吗?这留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2)当时南方种植的农作物除了水稻,还有哪些?
(3)有人说,开发也给江南的生态环境带来了重大的破坏,这种开发是应该得到禁止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你如何看待经济开发与环境破坏之间的关系?

分)创建人民军队、坚持领导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宝贵经验之一。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8月上旬,国共双方达成协议: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并设总指挥部。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
——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
材料二(解放战争时期)经过一年的作战,人民解放军的实力大大增强,中央军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决定实施战略反攻,把战场开辟到国民党统治的地方去。……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后,经过一年的内战和外线作战,使战场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据《中国历史》(中图版)八年级上册整理
材料三: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资本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材料四:“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红军改编表明第几次国共合作正在形成?(1分)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发动的最大规模进攻性战役是什么?(1分)
(2)依据材料一,红军改编处于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期间?(1分)
(3)依据材料二,人民解放军揭开全国战略反攻序幕的重大军事行动是什么?(1分)战略决战中首先发起的战役是什么?(1分)
(4)材料三的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抗战,分别取得哪两个著名战役的胜利?(2分)这场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5)材料四中描述的是解放战争中的什么战役?(1分)南京的解放有何重大历史意义?(1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