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实现中国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肩负的历史使命。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李鸿章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材料二:孙中山是站在时代前列的时代伟人,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一生热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
材料三: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诞生……经过艰苦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使中国逐步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材料四: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使我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任务的历史新时期。                                                                                                                                                                                                                                                                                                                                                                                                                                                                                                                                                                                                                                                                                         (1)材料一中李鸿章的言论代表了清政府内部洋务派的主张,为“自强”,李鸿章创办了哪一著名军用工业?
(2)材料二中提到的孙中山先生,为什么说他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
(3)材料三中“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开始的事件是什么?1934年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长征,请写出红军长征中经历的主要事件两例。哪一事件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4)根据材料四,请写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的思想路线是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请说说对外开放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积极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俄国二月革命 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请回答:
(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出自战国时期什么人之口?其中“孝公”是谁?
(2)此人的主张是什么?这一理论属于哪家学派?代表哪个阶级?
(3)这一理论对我国现在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4)此人的变法是在什么时期的哪个诸侯国进行的?
(5)这次变法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影响的是哪一条?
(6)这次变法实施奖励农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7)如果你是当时的新兴地主,你会对法令中的哪条措施表示欢迎?理由是什么?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罗斯福高度赞扬苏联军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巨大贡献,把发生在苏联的一次胜利称为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也曾盛赞美英两国一起完成的一次计划周密、规模宏大的登陆战役。有数据表明,在反法西斯战争期间,英美向苏联支援战机18303架,坦克1.3万多辆,反坦克炮5800多门等。
材料二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些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德国)的大规模夹击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苏联同外界的联系……
———美国总统罗斯福
材料三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据外媒透露,2015年9月3日,即我国第二个法定的“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举办大规模的阅兵仪式,并首次邀请外国首脑观礼。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罗斯福和斯大林所评价的是哪两次战役?并根据两则材料指出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4)
(2)请举出材料二中国不屈服日本征服的一个具体史实。并结合材料二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3)依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什么?2015年9月3日,我国举办大规模的阅兵仪式有何现实意义?

(12分) 阅读下列材料
19世纪60年代,在世界近代化浪潮的冲击下,俄、日两国相继进行了社会改革。
材料一1861年俄历2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法令(又称二一九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或交换农民,不能随意干涉农民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资本的年代》
材料二1871年,……(日本)使节团在英国参观了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城市,看到“到处是黑烟弥漫,无不设大小工厂”,“由此足知英国富强的原因”,纠正了以往错误观念,认识到大力发展民用工业并与贸易结合,是“英国的谋富要领”,也是日本富国强兵之道。
——引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俄、日两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4分)
(2)材料一中的措施为该国资本主义发展解决了哪些问题?(2分)
(3)依据材料二,日本为了实现“富国强兵”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4)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被认为是两国历史的转折点,你认为最主要的依据是什么?(2分)
(5)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2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顾中国近代史,国共两党关系决定了中国政局,两党合作与分裂都对中国革命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精诚合作 扭转乾坤】
材料一 1924年——1927年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工人运动、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北伐胜利进军,革命浪潮席卷全国,这一切,都始于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建立,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握手,……十年之后,……国共两党终于又一次握手。
——摘自《第一次握手》
(1)阅读材料一和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国共两党前两次合作的作用。
【手足相残人间悲剧】

(2)根据上述两则图片说明国共两次分裂各自产生的影响。
(3)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以史为鉴、共创未来】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当前国共两党加强合作的重大意义

( 14分)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历史上有许多可以颂扬和借鉴的史实。
【地方管理篇】

(1)图一反映的政治制度开始于哪个朝代?从材料看在地方管理上实行什么制度?图二变为图三开始于哪个朝代并写出理由(4分)
【主权捍卫篇】
2014年3月30日,德国总理默克尔把德国绘制的第一幅精确的中国地图(注明台湾、澎湖群岛、钓鱼岛都是中国领土)赠送给国家主席习近平。
(2)国家领土主权不容侵犯,请你举出古代和近代各一位民族英雄的史实。
【民族团结篇】
西藏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个民族自治区之一,1951年5月23日和平解放,1965年9月1日正式成立,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陲,青藏高原的西南部。著名景点有布达拉宫、大昭寺、甘丹寺、珠穆朗玛峰等。
(3)材料中提到的“布达拉宫”“大昭寺”是哪个朝代汉藏两族友好的见证?请你举两个对西藏进行管辖的史实。
【总结提升篇】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4)对此你有何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