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后,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一位同学不可能被周武王封为诸侯王
A.甲为西周王族成员
C.丙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
D.丁为平民,但才德俱佳
该表中列举的史实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表中推论符合史实的选项是
| 史实 |
推论 |
选项 |
| 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 |
世界不同民族开始了政治文化交流 |
A |
|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初步形成 |
世界不同地区生活方式达成一致 |
B |
| 二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建立 |
清除了贸易壁垒,遏制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
C |
| 至20世纪90年代,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 |
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 |
D |
201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带来了许多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
①推动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
②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提供了平台
③保障了中国的经济安全
④促使中国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竞争力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2011年7月22日,欧盟领导人召开紧急峰会,讨论对希腊的第二轮救助方案。峰会公布的最新草案显示,各国已就新的希腊救助达成一致,这进一步消除了市场对欧元区的担忧情绪。以下对欧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各国的联合初衷是为了加强成员国间的防务合作 |
| B.其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欧洲共同体 |
| C.对当今国际事务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是冲击美国单极企图的重要力量 |
| D.1998年欧元的正式启用使欧洲的联合再次迈出关键步伐 |
俄罗斯的大国之路起起伏伏,常常在灾难之后变得强大,随后又在强盛的巅峰遭遇挫折。在其发展过程中,改革产生了不同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封建经济发展 |
| B.赫鲁晓夫改革首先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
| C.列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促进了当时经济的迅速发展 |
| D.戈尔巴乔夫改革继续优先发展轻工业 |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时代中相互影响的
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与这一观点不一致的评析是
| A.新航路的开辟使各地文明汇合交融 | B.造纸术外传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
| C.新经济政策促进苏俄经济迅速恢复 | D.西方民主思想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