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 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 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消弱 |
| 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增强,桓谭建议例行重农抑商 |
| 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 |
“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多年。”材料表明科举制
| A.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 | B.能够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 |
| C.具有稳定性和独特性 | D.有力地防止了权威被颠覆 |
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 A.贸易通道的改变 | B.殖民争霸战争的失败 |
| C.世界市场的形成 | D.西班牙、葡萄牙的竞争 |
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为祭拜天地而举行的活动。《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由此可见封禅活动的实质是
| A.祈求国泰民安 | B.彰显丰功伟绩 |
| C.表达敬天地之意 | D.强调君权神授 |
2012年叙利亚内战、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伊朗实施制裁甚至扬言动武、中国周边部分国家多次在中国近海挑起事端、日本在中国钓鱼岛进行挑衅。这些问题说明当今世界
| A.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 |
| B.大战的危险日益临近 |
| C.地区冲突主导国际关系 |
| D.出现多极化的趋势 |
历史学名著《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其中第二次革命是指
| A.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 B.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 |
| C.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 | D.中华民国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