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下面三幅图片配上一个共同的主题,最合适的应是
A.抵御外国侵略的清朝官员 |
B.推动近代工业发展的重要人物 |
C.实业救国的倡议者 |
D.洋务派的代表 |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负责生产。与这一思想一致的为
A.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 B.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C.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 D.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宋明理学家提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他们共同强调的是
A.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 B.人的主观感受的重要性 |
C.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 D.人的客观存在的重要性 |
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理想 |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
C.都批判了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 |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这种社会现象的历史背景不包括
A.八股取士严重钳制人的思想 | B.僵化的理学扼杀了人们的理性判断 |
C.工商业市民阶层力量薄弱 | D.设立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
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孔子热”,这些现象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比较科学的观点
A.“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 B.“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
C.“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 D.“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