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1843年与1858年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这一现象造成
| 货物 |
单位 |
1843年税率 |
1858年税率 |
| 棉花 |
担 |
6.54% |
5.72% |
| 印花布 |
匹 |
14.25% |
4.98% |
| 棉纱 |
担 |
6.94% |
4.86% |
A.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B.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列强控制了中国棉纺织业的命脉
D.中国民族棉纺织企业大量破产
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
| A.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
|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
|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
| D.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
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对这一分析的正确理解是()
|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
|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
|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
|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
定都天京后,天王临朝时,只有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几个王可以进见,其他官员都排列在大门内,按照仪式跪拜,呼喊“万岁”,这些表明()
| A.太平天国政权具有封建化趋势 |
| B.太平天国政权已转为封建政权 |
| C.清朝用封建思想腐蚀太平天国 |
| D.洪秀全已经成为封建地主阶级代理人 |
图所示是举世闻名的中国皇家园林遗迹,该园林在1860年遭到西方列强的野蛮洗劫与焚毁。与此相关的列强侵华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鸦片战争后,清朝把《南京条约》看作“永相和好”“永息兵端”的“万年和约”,开始着手处理与各国“妥议税饷章程”等“善后事务”,以确保“中外相安”。此事表明:()
| A.清政府满足了列强的要求,自此中外相安 |
| B.清政府和列强的关系发生本质变化 |
| C.清朝统治者看不清西方列强的本质 |
| D.清朝统治者开始开眼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