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贸易部长会议于5月中旬在青岛举行,成为青岛历史上承办级别最高的国际会议。据悉.此次APEC贸易部长会议是继2001年在上海举办之后,时隔13年第二次在我国举办,APEC创办的宗旨是
A.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变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
B.消除贸易壁垒,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贸易身由,以促进社会进步
C.逐步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劳务、资本的自由流通
D.组成经济、货币联盟、推动经济政治一体化进程
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道:“从1901年到1937年新征服者来临之前的这段时间,是外国人在北京少有的快乐时期,是一个外国人享有特权和特殊自由的时代,他们可以毫无阻碍地深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辛丑条约》的签订 | B.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
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近代西方观察家曾将当时的一场战事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战争”。其依据是( )
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来侵略已无力反抗 |
B.甲午战争时中国民众民族意识未充分觉醒 |
C.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 |
D.力量弱小是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根本原因 |
以下是一份护照的主要内容:“兹有本国人名KK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该类护照最早出现的时间最可能开始于( )
A.鸦片战争时期 |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
C.甲午战争时期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
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以一个《南京条约》的签署告终。而那些战争的当事人是怎样看待这场战争的结果的呢?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极力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从历史的角度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清政府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实际反思有限 |
B.清政府理性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影响 |
C.清政府逐渐放弃天朝上国的思维 |
D.清政府想尽量保持自己的颜面 |
(罗马)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所制定的法律、皇帝所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致最有学问的法律家也常常被难住了。这说明罗马法( )
A.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充实、完善 |
B.政出多门,错误百出 |
C.皇帝不断制定和颁布法律 |
D.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