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隋书·地理志》记载:“汉高祖……矫秦皇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这一段史料可以说明

A.汉高祖认为秦灭亡于暴政 B.汉代封建王侯是主体制度
C.汉代诸侯国规模远逊于周 D.汉代制度对秦制有所承袭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近年编撰的世界通史中,不少著作突破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传统套路,按文明类型及其演变划分历史,注重描述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与融合。一些中国史研究者尝试以这种视野审视中国历史,撰写了《反思“西方中心论”的一个代表》等著作。下列史实中,最能印证材料这种“视野”的是

A.16世纪开始兴起的三角贸易
B.清朝厉行海禁政策并维护朝贡体系
C.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D.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2014年11月29日,长春人李海东以6.2万元拍下《琉球国全图》。该图是1785年日本著名政治学者林子平所著的《三国通览图说》(日本东京出版)一书中的附图。图中琉球三省和附属的36个岛屿都是黄色的标识,而当时的钓鱼台、黄尾山、赤尾屿等和广东、福建、浙江、南京,一律都是使用粉色标识的。这

A.说明日本已承认钓鱼岛为中国领土
B.可以作为钓鱼岛归属问题的历史实证
C.说明该学者的制图技术与现代无异
D.证实了中国历代政府对钓鱼岛的管理

这“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促发了民族的猛醒和震荡,“士”的心灵受到了空前的冲击,少数先知先觉者开始新的探索,中国人的现代“启蒙”于此开始,到清末民初渐成气候,新潮不可阻挡。近代中国的这些变化

A.是辛亥革命推动的结果 B.是民族危机加深的表现
C.说明宗法观念渐趋淡薄 D.是外国侵略影响的结果

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虽然作战失败了,但是……它改变了中日战略轴线……中国决心以更广大之规模,从事更持久之战斗。”据此,说明

A.蒋介石准备拉开战场的反攻序幕
B.正面战场的溃败促使蒋介石改变抗战路线
C.蒋介石认识到了本国的战略优势
D.蒋介石是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精神支柱

“传教士,恶多端,抗教斗争,起风烟。入直隶,奔津京,发展壮大,势力增。”该事件反映出

A.西方侵略开始深入津京地区 B.北方民间反侵略意识增强
C.西方侵华的手段是传教愚民 D.北方受西方侵略最为严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