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材 料 |
结 论 |
A |
《顺德县志》载:1853年,“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经济解体 |
B |
据《夏口县志》统计,光绪十四年(1888)汉口镇人口仅18万,而至民国初年竟增至120万,20年余间增长近6倍。 |
19世纪末20世纪初汉口地区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 |
C |
谭嗣同愤怒地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号召人们冲破君主和伦常的网罗,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 |
谭嗣同主张推翻封建君主,实现共和政体。 |
D |
南京临时政府法令规定:人民享有选举、参政等“公权”和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等“私权”。 |
南京临时政府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权力分配原则 |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中国两千年来改朝换代二十多次,每一个朝代的帝王在方方面面都有兴有革,唯独教育政策一直没变,完全遵循汉武帝以儒为教的政策。”该观点说明在中国古代( )
A.儒家学说始终占据统治地位 | B.教育以道德教化为主旋律 |
C.汉武帝确立了教育的基本内容 | D.汉武帝是教育的开创者 |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是矛盾的。彼特拉克曾这样讲过:“当这颗心灵思考或谈到宗教时,即在思考和谈到最高真理、真正幸福和永恒的灵魂的拯救时,我肯定不是西塞罗主义者或柏拉图主义者,而是基督徒。”通过这则材料能说明 ( )
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仍然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 |
B.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仍主张听命于天主教教士说教 |
C.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主张顺从人性追求现实幸福 |
D.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主张追求自然赋予的各项权利 |
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在任仅八十余日的彭泽县令;李白傲睨权贵,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呼声,他一生狂放不羁,隐逸行乐。二人的人生价值观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 )
A.孔孟之道的影响 | B.老庄哲学的影响 |
C.韩非思想的影响 | D.墨家学说的影响 |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文章说:“美国领导的‘沙漠风暴’的行动通过摧毁伊拉克的通讯能力一举将其击溃,由此证明那些像使用巡航导弹一样得心应手地使用奔腾处理器的勇士能够决定战争的胜负。”这说明( )
A.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人而是武器 | B.战争不再是双方经济实力的较量 |
C.现代技术的应用改变了战争的性质 | D.电脑技术在战争中起很大作用 |
现在有网友认为,“你的粉丝超过了100,你就是一本内刊;超过1 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 000万,你就是电视台。”这从侧面反映了互联网( )
A.促进了信息传播的平等性 | B.将取代传统的传播媒体 |
C.成为思想解放的主要手段 | D.激发了信息技术的革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