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钱宝琼在《中国数学史》中介绍了士大夫西算借根的方法。他们不但用天干地支代替abc和xy,还用《易经》中的阴阳爻代替加减符号,于是x²+ac="bx" 就成了“亥亥——(阳爻)甲丙等于乙亥”。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 A.西学中国化的必要性 | B.西学东渐现象的出现 |
| C.封闭落后的社会心理 | D.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
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归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张 ()
| A.反对郡县制 | B.主张郡县制 | C.反对中央集权 | D.主张中央集权 |
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后,成为全国规模群众性的革命运动,这充分说明()
| A.工人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 | B.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
| C.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 D.无产阶级是五四运动的领导阶级 |
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前,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国现存的各党派,只有国民党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比较是真的民主派”的主要依据是()
| A.孙中山领导国民党坚持有反帝反封建斗争 |
| B.国民党建立了根据地和军队 |
| C.其领袖孙中山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 |
| D.国民党代表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 |
五四运动的最主要贡献在于()
| A.促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 B.促成中国人民新的觉醒 |
| C.促使北洋军阀罢免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 D.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
北京大学曾是新文化运动的摇篮,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期间,在办学上采取“兼容并包”的方针,在当时的主要目的是()
| A.吸引外来文化 | B.提倡学术自由至上 |
| C.促进民主改革 | D.鼓励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