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南湖早春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鸸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①南湖:鄱阳湖分南湖、北湖,自星子县、甕子口以南称南湖。元和十年(815)夏,宰相武元衡被人谋杀,忠直的白居易愤而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手,被诬为越职言事,于是年秋被远贬江州。
白居易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明确提出了“                             ”的理论。
下列对本诗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虚实结合,并以“风”“云”和“晴”象征政治风波刚刚过去。
B.颔联“乱”字化静为动,将杏花随意开放,随处点染的神态活画出来。
C.“平”字描述水苹的整齐,与“铺”字合用,令人想见湖面的阔远与水苹的茂盛。
D.颈联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而“白”“黄”色彩对比鲜明。

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情感?请从情与景的关系的角度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螺川早发
(清)王猷定
月落秋山晓,城头鼓角停。长江流远梦,短棹拨残星。
露湿鸥衣白,天光雁字青。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
【注】螺川,即螺山,即诗中的“海岳”
“长江流远梦,短棹拨残星。”两句中各有哪一个字用得妙?为什么?


尾联中诗人不写自己孤单,也不写孤舟,而说螺山似孤亭。这样写有何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阴
朱弁①
关河迢递②绕黄沙,惨惨阴风塞柳斜。
花带露寒无戏蝶,草连云暗有藏鸦。
诗穷莫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家。
绝域东风竞何事?只应催我鬓边华!
【注释】①朱弁,曾出使金国,被拘留十五年,此间他拒绝金人的威胁利诱,不肯屈服。此诗就写于他被拘金国时期。②迢递,高远的样子。
诗中的前两联描绘了金国之春怎样的景象?请做简要分析。
请简要分析诗的后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竹枝词
[明] 何景明
十二峰①头秋草荒,冷烟寒月过瞿塘②。
青枫江上孤舟客③,不听猿啼亦断肠。
【注释】①十二峰:指巫山十二峰。②瞿塘:即瞿塘峡,险峻为三峡之首。③孤舟客:作者自指。
本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简要概括。
请从抒情的角度对本诗的写作手法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少年游
润州作,代人寄远
苏轼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注】①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三月底、四月初,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因赈济灾民而到了润州(今江苏镇江),为寄托对远在杭州的妻子的思念,写了这首词。②姮娥:嫦娥。
有人说.这首词的构思“有点特别”,那么,“特别”在什么地方?请简要分析。
结合全词,说说上片中“飞雪似扬花”和“杨花似雪”能否对换位置,并说明原因。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注]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诗中前两联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又是怎样描绘的?请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