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当时西班牙
| 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 B.工业革命发展迅速 |
| 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 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轻拂史尘,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的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 A.①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②确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 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 |
| B.①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 |
| C.①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②确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
| D.①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
我国著名外交家吴建民在回顾1979年以来的外交成就时,用了3句话概括:“形势大变化,政策大调整,外交大发展。”其中,这里的“政策大调整”主要指
①提出了“不同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的新战略②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③作出了
实行对外开放的调整④积极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④ |
2007年,中共中央及有关部门在给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贺电中说:“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工作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举。”这里所说的“伟大创举”是指
| A.中国历史上首次实行由当地民族进行自我管理 |
| B.中国各少数民族中蒙古族最先赢得了民族独立 |
| C.内蒙古地区在新中国成立前就率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 D.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标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以下六个阶段:①尊敬时期(18世纪),②轻视时期(1840—1905),③乐善好施时期(1905—1937),④赞赏时期(1937—1944),⑤清醒时期(1944—1949),⑥敌对时期(1949——)。其中第4阶段看法的成因是中国
| A.提出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 | B.成为抗击法西斯的重要力量 |
| C.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 D.成为美苏冷战的前沿 |
观察下图,这是1942年7月7日,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一枚邮票。对邮票表达的意义理解正确的是:①邮标上的人物Sun Yat-Sen和Lincoln分别是中美两国“国父”;②邮票设计者将“民族、民权、民生”与“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the people”并列表明中美两国当时有共同目标;③邮票中心突出“抗战建国”的目的是为了美、中两国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④邮票设计者将台湾列入中国版图是因为中美英发表了《开罗宣言》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