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
鹧鸪词
李 益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
鹧鸪词
李 涉
湘江烟水深,沙岸隔枫林。何处鹧鸪飞,日斜斑竹阴。
二女①虚垂泪,三闾枉自沉。惟有鹧鸪鸟,独伤行客心。
【注】①二女:舜帝二妃娥皇、女英。两首诗中诗人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两首诗中都写到了“湘江”、“斑竹”和“鹧鸪”,请问李益诗的前两句和李涉诗的前四句都用了《诗经》中的何种表现手法?试作简要赏析。
阅读艾青的诗《我爱这土地》,把空白处补充完整。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七日
《我爱这土地》作于1938年11月,其时正值国难当头,饱经沧桑的祖国又一次遭受日寇铁蹄的践踏。作为诗人的艾青,坚定地汇入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并成为时代的“吹号者”。
全诗以一个出人意料的假设开头,一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鸟也要奋力抗争,用自己的歌喉发出不屈的声音,这不禁使我们联想到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顾炎武的名言“ ”。
这是一只饱受磨难的鸟,它的歌声,是它用自己整个的生命发出的,它分别歌唱了,,,,它们的核心是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是 的写照。
诗的第二节是全诗的精华,诗人以这两句诗抒发了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龙潭夜坐
王守仁①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
临流欲写猗兰②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注]①此诗作于王守仁由贬所龙场驿起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的次年游滁州之时。②猗兰:即《猗兰操》,琴曲名。传为孔子所作,说孔子自卫返鲁,见到隐谷之中,香兰独茂,与众草为伍,因而感伤自己生不逢时。请简要分析尾联这句话的意思,并说说此句与苏轼《定风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所表达出来的人生遭际与人生态度有何异同。
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对本诗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完成文后各题。
九日登梓州城
杜甫
客心惊暮序,宾雁下沧洲。
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
湖风扶戍柳,江雨暗山楼。
且酌东篱酒,聊祛南国忧。从拟人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诗的第三联“湖风扶戍柳,江雨暗山楼”。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全诗分析,
古代诗歌鉴赏
腊梅
高荷
少熔蜡泪装应似,多爇龙涎臭不如。
只恐春风有机事,夜来开破几丸书。
①爇,音ruò;点燃,焚烧。②龙涎:一种名香。《腊梅》诗的前两句描写腊梅的哪些特点?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些特点的?
诗的三、四两句妙语传神,清代姚埙连称“奇特”,认为是“咏物中之仅见者”,请做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