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3月25日至4月1日,200粒牡丹种子随“神州三号”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了108圈。通过这次飞行,可能使牡丹种子出现某些地球上无法获得的变异,而大大提升牡丹的品种、质量。这种育种方法是[ ]
A.诱导染色体变异 | B.诱导基因突变 | C.人工选择培育 | D.杂交 |
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旺盛。将等量萌发种子与干燥种子分别装入甲、乙两个保温瓶中,塞紧瓶塞,测得两保温瓶内温度相同。一段时间后,再次测量甲、乙两个保温瓶内温度,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保温瓶内温度上升主要由于种子呼吸作用 |
B. |
萌发种子的呼吸作用要显著强于干燥种子 |
C. |
乙保温瓶内的干燥种子无法进行呼吸作用 |
D. |
种子的呼吸作用能够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
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分别测定了强光和弱光下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量,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除光照强度和植物种类外,其他条件均应保持相同 |
B. |
在同等光照强度下,玉米的光合作用量均比高粱少 |
C. |
实验结果表明,光照强度是影响光合作用量的唯一因素 |
D. |
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断所有植物在强光下才能生长地更好 |
为探究植物蒸腾速率,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实验过程中装置的气泡会向左移动 |
B. |
上侧装置的油层可减少水分的蒸发 |
C. |
实验中水分的出口是叶片上的气孔 |
D. |
植物吸收的水大部分用于光合作用 |
如图是某种状态下的根毛细胞,箭头方向表示水的流向,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根毛细胞内无液泡和叶绿体 |
B. |
根毛细胞位于根尖的伸长区 |
C. |
此时根毛细胞处于吸水状态 |
D. |
施肥过多可能出现图示现象 |
下表是某同学探究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记录表。10天后,甲组种子都没有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
没有光照 |
B. |
空气不充足 |
C. |
温度太高 |
D. |
实验时间过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