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实验探究(每空1分,共7分)

培养皿编号
种子的数量(个)
种子所处的环境(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并相同)
A
3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或纱布 20℃
B
3
无水  20℃
C
3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或纱布 —10℃
D
3
水淹没种子 20℃

为了探究废电池对水体的污染,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1)将一节5号电池破碎,浸泡在1000毫升的清水中2-3天;
(2)在4只鱼缸上分别贴上标签A、B、C、D;
(3)在4只鱼缸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洁无污染的河水;
(4)在4只鱼缸中分别加入50毫升、100毫升、200毫升、400毫升废电池浸出液;
(5)在向各鱼缸分别放入三条金鱼,定期喂养同种饲料,观察并记录。结果如下表

 
A
B
C
D
所加浸出液(毫升)
50
100
200
400
金鱼成活的时间(天)
15
12
7
1

 
根据以上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第5步中,放入各缸的金鱼必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_____该如何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变量是      
(6)控制废电池的危害的措施有哪些?(回答出两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左图为消化系统模式图,根据图回答

(1)淀粉开始消化的部位是[ ]__________,在此处被消化为_________。
(2)蛋白质的消化是[ ]______开始的,最终在[6]_______内被分解为_______。
(3)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
(4) 不与食物直接接触的消化腺有[8]唾液腺和[ ]_______和[ 4 ]_______,其中________能分泌含消化脂肪的消化酶。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种处理: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②将馒头碎屑与物质A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③将物质B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如图所示,试问:

(1)在这个实验中,探究两组变量,要使①和②以“唾液”为变量形成对照实验,2号试管放入的物质A为__________;
(2)要使①和③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形成对照实验,3号试管放入的物质B为______________。
(3)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 ℃左右温水中,5~10 min后取出,滴加碘液,__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

为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小丽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试管编号
A
B
C
D
加入物质
淀粉溶液/毫升
4
4
4
4
蒸馏水/毫升
2
0
0
0
唾液稀释液/毫升
0
2
2
2
保存温度/℃
37
37
100
0
保存时间/分
10
10
10
10
加入碘液后的现象
变蓝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步骤一:收集唾液并与蒸馏水按1∶1的体积比制成唾液稀释液;
步骤二:取可溶性淀粉1克,放
入烧杯中,加入99毫升,搅拌,缓慢加热,溶解,制成1%的淀粉溶液并冷却至室温;
步骤三:取4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按表中物质的量依次加入各试管并振荡,放置在一定温度下的水浴中保存10分钟;
步骤四:取出试管,分别滴加1滴体积分数为0.4%的碘酒溶液,然后摇匀。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溶液的变化情况如表。
(1)设置A组实验的目的是
(2)收集唾液的方法是
(3)根据实验记录分析,实验结果所支持的实验假设是

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瓶子编号
种子的数量
(个)
种子所处的环境
(其它外界条件均适宜)
A
3
少量水,20℃
B
3
无水,20℃
C
3
少量水,—10℃
D
3
将种子淹没的水,20℃


(1)用A号瓶与B号瓶进行对照,所探究的问题是
(2)A号瓶预期的实验结果是,D号瓶预期的实验结果是。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指出本实验设计中的一处不足。
(4)如果在严格按上表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的情况下,用于实验的种子最终都没有萌发,应从方面寻找原因。
(5)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应该让种子处在与上表哪个瓶子相同的环境中?

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一份关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报告,由于被水浸渍,一些地方的字迹已经看不清楚(题中画横线处),请你将其补充完整,并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
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方案:
材料用具:20只鼠妇,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
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 两种环境。
方法步骤:
(1)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相等的鼠妇,静置2分钟。
(2)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实验记录:
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6分钟
7分钟
8分钟
9分钟
10分钟
11分钟
明亮
5
3
2
3
2
3
2
2
2
1
黑暗
15
17
18
17
18
17
18
18
18
19

结论: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 的环境中生活。
问题:(1)为什么实验结束后要把鼠妇放回大自然?
(2)这个实验的变量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