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每空1分,共7分)
| 培养皿编号 | 
   种子的数量(个) | 
   种子所处的环境(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并相同) | 
  
| A | 
   3 |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或纱布 20℃ | 
  
| B | 
   3 | 
   无水  20℃ | 
  
| C | 
   3 |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或纱布 —10℃ | 
  
| D | 
   3 | 
   水淹没种子 20℃ | 
  
为了探究废电池对水体的污染,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1)将一节5号电池破碎,浸泡在1000毫升的清水中2-3天;
(2)在4只鱼缸上分别贴上标签A、B、C、D;
(3)在4只鱼缸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洁无污染的河水;
(4)在4只鱼缸中分别加入50毫升、100毫升、200毫升、400毫升废电池浸出液;
(5)在向各鱼缸分别放入三条金鱼,定期喂养同种饲料,观察并记录。结果如下表
|   | 
   A | 
   B | 
   C | 
   D | 
  
| 所加浸出液(毫升) | 
   50 | 
   100 | 
   200 | 
   400 | 
  
| 金鱼成活的时间(天) | 
   15 | 
   12 | 
   7 | 
   1 | 
  
 
根据以上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第5步中,放入各缸的金鱼必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_____该如何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变量是      。
(6)控制废电池的危害的措施有哪些?(回答出两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
小兰通过新闻得知,广西龙江发生重金属镉污染事件。镉污染区的水稻和蔬菜都成黄褐色,茄子辣椒则形态恐怖。她想,含铬的溶液会不会降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呢?在老师的指导下,她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
 (1)实验假设:
 (2)方法步骤:
 ①取两个培养皿分别编号甲、乙,底部垫有四层纱布。向甲培养皿倒入适量的含铬溶液;向乙培养皿倒入,作为甲培养皿的组。
 ②甲、乙培养皿中分别放入相同正常的饱满的水稻种子20粒。每个培养皿不能只用一粒种子的原因是为了避免。
 ③置于30℃和有充足空气的相同环境下培养。每天观察一次,连续7填记录水稻种子的萌发情况。
 ④为了使探究实验发芽率的结果可靠,对本实验还应设置,取其平均值为为实验结果。
 (3)实验结果:甲组的水稻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11%;乙组的水稻种子的平均萌发率为98%。
 (4)根据实验结果,能够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某同学选取生长正常的牵牛花进行探究光合作用实验:
 实验步骤: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移到阳光下照射→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漂洗→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甲叶中未遮盖铝箔的部分和丙叶变蓝色,甲叶中遮盖铝箔的部分和乙叶不变蓝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光合作用的过程反应式:。
 (2)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主要目的是。
 (3)将甲叶片的一部分用不透光的铝箔遮盖,目的是与未遮盖的部分形成对照实验,该实验变量是。
 (4)根据该同学的实验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
 ①甲叶片的实验结果说明。
 ②分析乙叶和丙叶的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所需的该原料除了来自瓶中原有的空气外,还可以来自植物自身的过程。
下面是某课外活动小组以鸡的受精卵为实验材料进行的探究实验方案。
| 组别 | 
   甲 | 
   乙 | 
   丙 | 
   丁 | 
  |
| 实验处理 | 
   1 | 
   用医用注射器将适量某物质注入鸡卵钝端的气室内,将窗口封闭 | 
   用医用注射器将等量清水注入鸡卵钝端的气室内,将窗口封闭 | 
   用医用注射器造成鸡卵钝端创口后封闭,不注入物质。 | 
   不作任何处理 | 
  
| 2 | 
   将以上四组鸡卵分别放入孵化箱中人工孵化21天左右,统计孵化率 | 
  
请回答:
 (1)实验处理2中的孵化箱能提供孵化时所需的适宜____、湿度和通风等环境条件。
 (2)如果丙组与_______组的孵化率基本相同,则说明创口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如果丙组与_______组的孵化率基本相同,则说明注入清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3)该课外活动小组要探究污染的河水对鸡卵孵化的影响,则甲组注入鸡卵钝端气室内的某物质是_______。如果统计的孵化率为:甲组明显低于其他各组则证明污染的河水会_______(填“降低”或“提高”或“不影响”)鸡卵的孵化率。
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下面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模拟生物圈“温室效应”的实验装置。请问答:
 (1)A和B是一组对照试验,其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
 (2)图中生态瓶内有河水、水草、小鱼、泥沙等成分,因此,生态瓶实质上就是一个______。作为模拟“温室效应”的一组对照试验,两个生态瓶中各种成分的量、大小等应尽量保持______。
 (3)实验一段时间后,如果B内的温度比A内的______,则可证明“温室效应”会导致气温上升。
 (4)为了减缓“温室效应”,人类应倡导低碳生活。作为一个中学生,应当从自身做起。请写出你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一项日常行为:__________
某校实验小组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实验过程如下:
 取两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
| 实验步骤 | 
   A缸 | 
   B缸 | 
  
| ① | 
   1000mL池塘水 | 
   1000mL自来水 | 
  
| ② | 
   分别加入同时期孵化出的蝌蚪各1只 | 
  |
| ③ | 
   加入等量的蝌蚪饲料 | 
  |
| ④ | 
   加少许甲状腺激素制剂 | 
   不加甲状腺激素制剂 | 
  
| ⑤ | 
   水温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 
  
 每天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请回答:
 (1)在这个实验设计中,有两个步骤不够严谨,请你加以改进完善:
;
。
 (2)在A缸中加入少许甲状腺激素制剂,而B缸内不加,其目的是。
 (3)如果实验按你修改后的方案进行,预期的实验结果是。
 ⑷该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