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6日上午8时58分许,一艘载有470余名乘客的“_______”客轮在韩国西南海域发生浸水事故下沉。截止到6月6日,事故已造成包括4名中国乘客在内的290人遇难,仍有14人下落不明。
| A.海洋水手号 | B.维多利亚号 | C.大西洋号 | D.岁月号 |
“青春是有限的,不能在犹豫和观望中度过。”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塑造的主人公,为理想敢于奋斗、敢于牺牲的精神,深深打动了亿万观众。这表明优秀文化()
| A.可以脱离社会实践 | B.对人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
| C.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 D.能够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
著名的传媒文化研究者、纽约大学教授尼尔·波兹曼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提出了“童年消逝”的预警:他担心“18世纪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始终是童年的劲敌”,认为“童年的消逝”和“成人化的儿童”是电子信息环境惹的祸。电子文化使得孩子的童年正在消逝。这表明
| A.文化是人创造的 |
| B.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
|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
| D.人们的观念有不同层次 |
半个多世纪间,人民币沿着新中国的文明进程一路走来,不断衍变,她周围的人们对战争、危机和变革所持的态度,决定了她的设计,塑造了她的基因;她浸染着中国人在历史创造中的悲愤、呐喊、激情、喜悦与苦闷,过往的五套人民币最终拼接起了一个我们共同走过的时代。材料主要体现了
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②文化的传承受政治、历史等因素的影响
③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物质的载体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文化伴随着每个人的生活。考试时,会不会作弊?公交车上遇到老人,会不会让座?一张废纸,会不会随便丢弃……都体现出文化人格。文化是每个人的心灵名片,人的行动都是内心文化的反映。这表明
| A.人们总是在有形的文化氛围中生活 |
| B.文化是人类全部意识形态活动的反映 |
| C.文化素养只能在生活小事中培养出来 |
| D.从人们的社会行为中可以透视其精神世界 |
学校教育应该是:给你一部历史让你翻阅,给你一种文化让你感受,给你一些时间让你安排,给你一个舞台让你表演,给你一些机会让你创造,给你一个期待让你自我成长。这说明
| A.终身学习是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
| B.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需要自觉与主动 |
| 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
| D.文化对个人的成长具有一定的决定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