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大肠上生长出无数的息肉(腺瘤),这些腺瘤如不治疗,最终 100%会发生癌变,成为结肠直肠癌。患病个体的 APC基因中发生了一个单碱基突变,从而使其翻译的产物中第 147位的精氨酸替换为谷氨酰胺。已知精氨酸和谷氨酰胺的密码子分别为 CGC、CGU、CGA、CGG和 CAA、CAG。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患病个体APC基因中发生突变的碱基对是 。
(2)科学家在对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致病基因进行检测时,应使用 作为探针,应用 技术,来鉴定基因的碱基序列。
(3)右图为某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遗传系谱图(相关基因用 A、a表示)
①该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的 性遗传病。
②若Ⅱ4个体与患病女性个体婚配,生育一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 2分)。
③图中Ⅲ 8和Ⅲ 9都患病的概率是 。
④如果该病在某地区的发病率是1/10000,则该地区该病的致病基因基因频率是 。
下图是人体内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人体内环境是指;内环境指图中的标号等部分。
(2)组织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氧是如何从毛细血管到达细胞的?(用图中的标号表示)。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是如何从组织细胞到达毛细血管的?(用图中的标号表示)。
大多数生物的细胞都会发生分裂,请据图回答:
⑴上图是(填“动物”或“植物”)细胞的(填“有丝”或“减数”)分裂期图。
⑵图中细胞有条染色体,该细胞在进行该次分裂的间期时有对同源染色体。
为了验证促进有丝分裂物质对细胞分裂的促进作用,将小鼠的肝细胞悬浮液分成等细胞数的甲、乙两组,在甲组的培养液中加入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乙组中加入等剂量的3H-TdR并加入促进有丝分裂的物质。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甲、乙两组细胞的总放射强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内3H-TdR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是,该种分子所在的细胞结构名称是。
(2)乙组细胞的总放射性强度比甲组的,原因是
。
(3)细胞利用3H-TdR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周期的期。
(4)在上述实验中选用3H-TdR的原因是
。
下面是关于细胞能量供应和利用的试题,请按题中所给条件回答问题。
【1】(9分)下图是在光照条件下,小麦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①~⑤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
(1)物质a分布在叶绿体的,物质e是,b是。
(2)上述①~⑤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是,④过程进行的场所
是,⑤过程进行的场所。
(3)假如白天突然中断二氧化碳的供应,则叶绿体首先积累起来的物质是[ ];假如该小麦植株从光照条件下移到黑暗处,h的变化是。
(4)较强光照下,①过程中d的移动方向是。
【2】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外界氧浓度在10%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该器官的CO2释放与O2的吸收两条曲线在P点相交后则重合为一条线,此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____,进行此种呼吸方式所用的常用底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场所是。
(3)当外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释放量的相对值为0.6,而O2吸收量的相对值为0.4。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________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