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表示A、B两种植物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C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据图回答:

(1)比较A、B植物呼吸作用,较强的是        植物。
(2)当光照强度达到Z点后,限制A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         (答出两点),如果在图中M点突然停止光照,短期内叶绿体内C3 化合物的含量将会          
(3)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 12h),A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是(减少或增加)      ,当光照强度在Z时B植物一昼夜(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 12h)中有机物固定量是               。
(4)某同学想探究温度对A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则应选择图中          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           ,观察测量因变量的指标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是洋葱根尖(染色体数为16条)有丝分裂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象,其中A,B,C,D,E分别为不同细胞的代号,请据图回答:

(1)用图中字母及箭头表示细胞分裂顺序。
(2)计数染色体数目最好的时期是[ ]     。姐妹染色单体形成是在图中[ ]     
(3)在植物细胞分裂的[ ]     需要高尔基体参加。
(4)C为     期,其细胞内染色体数为     条,每条染色体有   个DNA分子。
(5)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操作过程是:
取材→解离          →     →     
(6)欲观察细胞内部细微结构,需转动显微镜的     换高倍镜观察,发现物像不清楚是调节     。与低倍镜下观察比较,视野     ,细胞体积     而数目     
(7)若图中[A]      的细胞位于于视野下方,应将装片向     移动。
(8)图中细胞分裂方式的主要特征是                    

下图表示马蛔虫(体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分裂等生理过程,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实线代表__________变化曲线,图中虚线代表___________变化曲线。
(2)图中A—C代表的生理过程名称为:A: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

在探索起源的研究中,美国学者米勒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该装置的烧瓶中模拟原始大气成分充入甲烷、氨、水蒸气、氢等气体进行火花放电,最后在U形管内检验出有氨基酸生成。

(1)火花放电为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创造了条件,其机制是()
A.通过电场将气体电离或断开化学键
B.通过电场使气体分子加速
C.通过电场使气体分子能级增大
D火花放电发出的光导致化学反应
(2)U形管相当于()
A.原始大气 B.原始海洋
C.原始陆地 D.原始生物圈
(3)500mL烧瓶处的加热和冷凝器的配合模拟原始大气的()
A.大气对流 B.气温变化
C.气压变化 D.大气环流

已知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共热后会发生颜色反应,且麦芽糖溶液的浓度越高,颜色越深。用不同浓度梯度麦芽糖溶液与斐林试剂共热后的颜色反应,建立标准比色溶液试管,通过与标准试管中的颜色的对比,可以测定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速率,进而推断不同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催化活性的影响。甲同学在其它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分别在10℃、15℃、20℃、25℃、30℃条件下,测定并记录了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反应速率,绘制成曲线(如下图)。甲同学由此得出结论:唾液淀粉酶所需最适宜的温度是30℃。

(1)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能说明唾液淀粉酶所需最适温度是30℃,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重新设计“测定唾液淀粉酶所需最适宜温度”的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请将预测的结果在下面的坐标中绘之V—t曲线。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预测:
绘制曲线:
  

下图为农田生态系统中氮循环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I过程生物的同化作用方式是_______________,异化作用方式是_______________。II过程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作用,参与此过程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氮元素在生物圈中循环的物质形式有_______________,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生产中,人类采取许多措施提高农副产品的产量,有些措施对环境会有影响,
请列举1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些地区常在一块农田中同时种植大豆和玉米,这种做法的优越性表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些农民将大豆的秸秆在农田中焚烧以提高土壤肥力,这种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