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乙】古人铸鉴,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凹则照人而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面,令微凸,收人面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选自《梦溪笔谈》,有删节)
【注释】①鉴:镜子。
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1)为秋田之害              (2)为两段                  
(3)令微凸                  (4)收人面               
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为秋田之害  以瓦而之B土中狗蝎 匠师其言
C以钳搏之 鉴大平     D虫旧曾有之一犬坐于前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2)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根据甲乙文段内容,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1)古人制镜,使镜面略凸,能收到什么样的效果?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傍不肯”是怎样消灭子方虫的?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古诗文阅读

阅读古诗文,完成下列各题。

清白堂记(节选)

[宋]范仲淹

一日,命役徒芟而辟之,中获废井。即呼工出其泥滓,观其好恶,曰:“嘉泉也”。乃扃而澄之,三日而后汲视。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丈余,绠不可竭。当大暑时,饮之若饵白雪,咀轻冰,凛如也。当严冬时,若遇爱日,得阳春,温如也。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又引嘉宾,以建溪、日铸、卧龙、龙门之茗试之,则甘液华滋,悦人襟灵。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因署其堂,曰:“清白堂”。又构亭于其侧,曰:“清白亭”。庶几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其名哉!

宝元二年记。

【注释】①清白堂:在绍兴府山上。②芟(shān):除草。③扃(jiōng):关锁。④绠(gěng):原指井绳,此指提水。⑤饵:吃。⑥忝(tiǎn):玷污。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绠不可竭  ②三日而后汲视  ③悦人襟灵  

(2)给文中画横线部分断句。(用“/”断三处)

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曲线句子的意思。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

【参考】规:①谋划,规划;②典范,榜样;③规劝,谏诤。(《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4)文中的“嘉泉”有何特点?作者为何详写“嘉泉”之“嘉”?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5)下列两个句子一“叹”一“问”意蕴丰富,你从中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范仲淹?请简要分析。

①庶几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其名哉!(《清白堂记》)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参考】庶几:①或许,可能;②但愿,希望。(《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6)结合《清白堂记》的相关内容,阅读王十朋的《清白堂》,品析画线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清白堂

【南宋】王十朋

钱清地古思刘宠,泉白堂虚忆范公。

印绶纷纷会守,谁能无愧二贤风?

【注释】①钱清:在绍兴市西北。刘宠:东汉时期任会稽太守,整治官吏,抚恤百姓,政绩卓著。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青衣捕盗

有聂姓者,以人命诬服。公昭雪之,献女书儿为婢。公鉴其诚,纳之。公夫人御下严,箕帚而外,课以针指.书儿不能学,日加鞭挞,俯首顺受而已。

后公以挂误,解组归。时枣树林有盗首曰赛张青刘标。公稔之,戒备而行。时已薄暮,闻林中鸣镝声,公股栗,夫人色如土。侍从仆御,无不色变。书儿从容进曰:“么么鼠辈,何敢犯大人驾?如渠不欲生,婢子手戮之可也。”乞公前骑,徒手而去。叱盗曰:“贼狗奴,识得河南聂书儿否?”盗笑曰:“我辈但要得钱儿钞儿,书儿何所用哉!”书儿怒曰:“若辈死期至矣,敢戏言!”盗亦怒,骤发一弹,书儿右手启两指接之;又一弹,接以左手;第三弹至,以口笑迎之,噙以齿,腾身而起,吐口中丸,大笑曰:“贼奴技止此耶?”一盗解铁拐而前,儿手夺之曲作三四盘揉若软绵掷诸地。笑曰:“尔娘灶下棒,亦持来恐吓人,大可笑也。”群盗罗拜马前乞命。书儿曰:“汝等何足污我手。”喝令去。

从容回骑,禀白于公曰:“托大人福庇,幸不辱命。”公及夫人皆异之。继而问曰;“汝具此妙技,何不能拈一针?”书儿曰:“长枪大剑,婢子年十一二时,搏弄惯矣。一针入手,不知作何物,是以不能学耳。”又问:“鞭挞时何便俯首受?”曰:“老父命婢子来报公大德,小有忤犯,是报怨也,婢子何敢!”

【注释】①选自清代沈起凤《谐铎》,有删减。青衣,古代指婢女。②针指:此处指缝纫、刺绣等针线活。③挂误:这里指官吏受牵累被处分撤职。④稔(rěn):熟悉。⑤渠:第三人称。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公鉴其诚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诚惶诚恐

B.时已薄暮

莫辞酒味薄

厚积薄发

C.汝等何足污我手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挂齿

D.公及夫人皆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见异思迁

(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书儿手夺之曲作三四盘揉若软绵掷诸地。

(3)同样是刻画女中豪杰,为何本文浓墨重彩地描写书儿与强盗厮杀的过程,而《木兰诗》中有关战场厮杀的内容却一笔带过?写出你的发现。

文言文阅读

与子俨等疏(节选)

【东晋】陶渊明

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汝辈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氾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

(选自《陶渊明集》)

【注释】①与子俨等疏:写给俨等五个儿子的书信;②大分:指寿命;③役:从事。④班荆:在地上铺荆草,席地而坐。⑤同财:共同使用财产,指没有分家。⑥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⑦景行:比喻光明磊落的品质。⑧至心:至诚之心。

(1)根据成语,推断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①鲍叔、管仲,分财无猜(两小无猜)  

②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没齿难忘)  

(2)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两处)

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

(3)根据文意,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亲旧不遗”,亲戚不弃,固然可贵;旧友不离,更是让人感动不已。

B.“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是说生命将到达终点。这是写此书信的背景。

C.“然汝等虽不同生”,意在告诫孩子们,非一母所生,要适当保持距离。

D.“汝其慎哉,吾复何言”,是勉励孩子们,要审慎对待,理解良苦用心。

(4)上文举鲍叔、管仲等六人的事例,有什么用意?

(5)结合上文和学过的陶渊明的诗文,写出你对陶渊明的认识。

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君子养心,莫善于城。([战国]《荀子》)  

②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汉]张衡《应问》)  

③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小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___ 

(2)由上面三句话推断“君子”的内涵,下面没有提到的一项是  

A.诚实守信 B.重德修身 C.内敛含蓄 D.轻财重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姚长子墓志铭

[明]张岱

姚长子者,山阴王氏佣也。嘉靖间,倭寇绍兴,由诸暨掩至鉴湖铺。长子方踞稻床打稻,见倭至,持稻叉与斗。被擒,以藤贯其肩,嘱长子曰:“引至舟山放侬。”长子误以为吴氏之州山也。道柯山,逾柯岭,至化人坛。自计曰:“化人坛四面皆水断前后两桥则死地矣盍诱倭?”乃私语乡人曰:“吾诱贼入化人坛矣,若辈亟往断前桥,俟倭过,即断后桥,则可擒矣。之,百三十人尽歼焉。乡人义姚长子,葬于钟堰之寿家岸。

矣。余为立石清界,因作铭曰:

一人,醢百三十人,功不足以齿;醢一人,活几千万人,功那得不思。仓卒之际,救死不暇,乃欲全桑梓之乡之后,公道大著,乃不欲存盈尺之土。悲夫!

【注】①脔(luán):切割成小块。②穴舟窒袽(rú):在船上凿洞用败絮塞住。袽:败絮。③蹙(cù)逼近。④主后:此处指继承人。⑤去一锸(chā):挖走一锹土。⑥几希:很少。⑦醢(hǎi):将人剁成肉酱的酷刑。⑧旌义:表彰(姚公的)义举。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山阴王氏佣也(被雇用的人) B.嘉靖间,倭寇绍兴(盗贼)

C.乡人义姚长子(以……为义) D.纵为牛羊践踏之墟(听任)

(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化人坛四面皆水断前后两桥则死地矣盍诱倭入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若辈亟往断前桥,俟倭过,即断后桥,则倭可擒矣。

②仓卒之际,救死不暇,乃欲全桑梓之乡。

(4)墓志铭是刻在墓碑上,叙述死者生平事迹并表达追思的铭文。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写这篇墓志铭的用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