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号是历史的浓缩,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 A.“废除余粮征集制” |
| B.“开垦、开垦、再开垦” |
| C.“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的敌人” |
| D.“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
在世俗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近现代中外经济文化思想交融的痕迹。据此,下列情景描述正确的是( )
| A.20世纪20年代后期,中山装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
| B.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之际,合身适体的改良旗袍迅速流行 |
| C.新文化运动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终于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
| D.1992年中国企业家常通过互联网认真学习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
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
| 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
|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
| 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1980年12月11日,温州人章华妹领到了自己期待很久的营业执照(下图),成为全国第一个个体工商户。但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非公有制经济看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对立面,谈“私”色变。使人们摆脱这种恐“私”症困扰的制度性决策是()
| A.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
| B.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 |
| C.1997年中共十五大的决策 |
| D.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正式确立的依法治国战略 |
某学习小组以某一城市近现代的发展为研究课题来见证中国的复兴历程。下面是其收集的相关材料,据此可判断这座城市是()
①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②较早的聚集了近代中国各种类型的企业
③20世纪90年代成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
| A.南京 | B.广州 | C.上海 | D.厦门 |
据国家统计局《国民收入统计资料汇编》显示,从l952年到l957年,农业产值增长了24.8%,工业产值增长为128.6%。在全部工业产值中,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产值约占50%左右,农副产品和用农业原料制成的工业品,在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供应量中约占90%左右,在出口总额中约占75%左右。上述材料反映了( )
①农业集体化有利于工业化②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
③计划经济取得了一定成效④外贸出口额大幅度增长
| A.①③ | B.①②③ |
| C.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