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俗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近现代中外经济文化思想交融的痕迹。据此,下列情景描述正确的是( )
| A.20世纪20年代后期,中山装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
| B.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之际,合身适体的改良旗袍迅速流行 |
| C.新文化运动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终于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
| D.1992年中国企业家常通过互联网认真学习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
在制度的规定层面上,君主被赋予无限的权力,并且随着中国历史的延续,这种“制度化”的权力似有不断加强之势;而在制度的运行层面上,则往往由于君主事实上的“无能”而使君主的专制权力流于“象征化”的状态。材料反映了
| A.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 | B.中央集权制的危害 |
| C.专制主义制度的影响 | D.九品中正制的残余 |
有学者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休止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这种认识产生的背景可能是()
| A.联合国的作用愈益凸显 | B.两极格局已经瓦解 |
| C.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 D.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
2014年3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荷兰王国首相吕特邀请赴荷兰海牙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此次核安全峰会以“加强核安全、防范核恐怖主义”为主题,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和有关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峰会。并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进行访问。主要反映出()
| A.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 B.中国致力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
| C.有利于世界多极格局的加强 | D.推动了中、欧之间同盟合作 |
1959年3月,台湾当局“外交部”规定,今后凡对外提及大陆时,改称“红色中国”或“共产党中国”为“中共政权”;提到自己时,将“自由中国”改称“中华民国”。这些提法的改变反映出其()
| A.放弃了敌视大陆的原则立场 | B.坚持了“一个中国”的理念 |
| C.发出了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 | D.响应了“一国两制”的方针 |
下表选自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新中国经济史资料选编》:
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8月底 |
9月中旬 |
12月底 |
|
| 人民公社(个) |
8730 |
16989 |
26578 |
| 参加公社的户数(万户) |
3778 |
8122 |
12325 |
| 参加公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比重(%) |
30.4 |
65.3 |
99.1 |
| 平均每个公社农户数(户) |
4328 |
4781 |
4637 |
A.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 B.加快了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C.超越了当时历史发展的阶段 D.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