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福建通志》记载:就闽南十二个县的不完全统计,明清两朝未婚妻守节,为亡夫殉节等,明代有三百另七人,清代六百三十二人。其中受朱熹影响最深的同安、晋江、尤溪三县,在明代占二百另一人,清代占四百五十八人。晋江城郭的旌表贞节牌坊,触目皆是,有的两牌坊间仅距三尺。”下列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程朱理学应对这一现象负责 |
B.理学与专制权力相结合的结果 |
C.反映了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衰落 |
D.体现了理学的社会教育及示范作用 |
导致1928——1934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五四运动的爆发 | B.红色政权的建立 |
C.遵义会议的召开 | D.中华民国的成立 |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的政治纲领,关于两个纲领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两者的经济主张是互相矛盾的 |
B.两者的经济主张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
C.都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时颁布的 |
D.都满足了农民最迫切的愿望 |
某学生在网上搜到一段歌词:“锣鼓响,秧歌起,黄河唱,长城喜。腊子口上降神兵,百丈悬崖当云梯。六盘山上红旗展,势如破竹扫敌骑。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南北兄弟手携手,扩大前进根据地。”此歌词反映了
A.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战争 |
B.红军克服重重困难,取得长征的胜利 |
C.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
D.井冈山会师后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
胡绳对洪秀全及太平天国评价问题的观点是:“……从反帝反封建的积极性上说,农民阶级远远超过资产阶级。”这一评述体现的史学观点是
A.革命史观 | B.社会史观 |
C.全球史观 | D.现代化史观 |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献礼影片《建党伟业》演绎了从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历史风云。下面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将有可能出现在该部电影中的是
A.第一次国共合作 |
B.中共“三大”的召开 |
C.毛泽东、董必武等出席中共“一大”场景 |
D.南昌起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