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某区域图,图中粗实线为7月份10℃等温线,完成下列小题。图中10℃等温线(A点所在线)纬度最高点位于纬度最低点的
A.东南方 | B.东北方 | C.西南方 | D.西北方 |
当A点为3月21日0时时,北京时间是
A.3月21日11时 | B.3月21日5时 |
C.3月20日11时 | D.3月22日5时 |
10℃等温线在A地附近分布纬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该海区盛行东北风,降温剧烈 |
B.该海区海冰融化快,海冰大量吸热,气温降低 |
C.该海区多热带气旋活动,气温降低 |
D.该海区有寒流经过,导致气温较低 |
沉积岩的两个突出特征是
①具有层理构造②具有流纹构造③常含有化石④具有团状构造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读图,完成题。从成因上看,该山地属于
A.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
B.向斜形成的褶皱山 |
C.断层形成的断块山 |
D.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 |
下列山地中,成因与图示相同的是
A.喜马拉雅山 | B.日本富士山 |
C.美洲西岸的山脉 | D.华山 |
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题。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
A.岩浆岩、岩浆、变质岩 |
B.岩浆、岩浆岩、变质岩 |
C.变质岩、岩浆、岩浆岩 |
D.岩浆、变质岩、岩浆岩 |
图中序号③表示的是
A.搬运作用 | B.侵入作用 | C.变质作用 | D.风化作用 |
北京时间2009年2月12日1时34分,在印度尼西亚塔劳群岛(北纬3.9度,东经126.6度)发生7.2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0千米。据此回答下题。
地震波(横波和纵波)从地壳传向地幔时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 )
A.横波、纵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 B.横波完全消失,纵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
C.横波、纵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 | D.纵波完全消失,横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结合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回答下题。
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是(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