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学家最近又发现了一种新能源——“可燃冰”。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分子的结晶水合物(CH4·nH2O)。其形成过程是: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在缺氧环境中,厌氧型细菌把有机质分解,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其中许多天然气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与高压下形成了类似冰的透明晶体,这就是“可燃冰”。这种“可燃冰”的晶体类型是(  )

A.离子晶体 B.分子晶体 C.原子晶体 D.金属晶体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

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B.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D.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A.氧化性 B.还原性
C.碱性 D.酸性

在某无色溶液中缓慢地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由此确定,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A.Mg2+、Al3+、Fe2+
B.H+、Mg2+、Al3+
C.H+、Ba2+、Al3+
D.只有Mg2+、Al3+

铝制品与铁制品相比,在空气中不易被锈蚀,原因是()

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
B.铝的密度比铁的密度小
C.铝在空气中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D.铝不能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从金属利用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事。这个先后顺序跟下列有关的是()
①地壳中的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活动性③金属的导电性④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⑤金属的延展性

A.①③ B.②⑤ C.③⑤ 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