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3年12月27日,我国南极科考船“雪龙号”因救援俄罗斯客船途中遭遇暴风雪而被困于(66°39′S、144°25′E)南极浮冰区。2014年2月8日,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正式建成并开站。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导致“雪龙号”遭遇暴风雪天气的直接原因是

A.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气旋活动所造成
B.极地东风带的强风所致
C.极地高压强烈下沉气流造成
D.东南信风势力强劲所致

泰山站主楼建筑架空离地,最关键作用是

A.防紫外线辐射 B.防迎风飞雪堆积
C.防潮 D.防企鹅活动干扰

下列对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山站常年吹东北风 B.昆仑站气压最高
C.泰山站年日照时数最长 D.长城站降雪量最大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 月相变化与潮汐变化的关系 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L为河流,对角线为经线。据此回答3—4题。

图中河流L的流向为()

A.从东流向西 B.从西南流向东北
C.从西流向东 D.从东北流向西南

若X的数值为500米,图中A所在地()

A.海拔等于500米 B.海拔高于600米,小于700米
C.海拔大于500米,小于600米 D.海拔小于500米,大于400米

读图,回答1—2题。

根据图判甲地在乙地的()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 C.东北方向 D.西北方向

有关甲、乙两地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东半球、低纬度 B.乙地位于东半球、中纬度
C.甲地有可能在中国 D.乙地和甲地有可能同时日出

该图是“2008年三省(市)单位GDP能源消耗统计资料”(其中单位GDP能耗=能源消耗总量/GDP,单位GDP电耗=全社会耗电总量/GDP)。读图完成59-60题。

据图表数据信息判断

A.北京的人均单位GDP能耗低于广东
B.广东的GDP总量低于北京
C.广东的人均单位GDP电耗低于北京
D.北京单位GDP能耗高于广东

对于吉林和广东两项数据的比较结果,合理的解释是

A.广东单位GDP电耗高是因为广东人口多、工业总产值高
B.吉林单位GDP能耗高而电耗低,主要是常规能源充足而节省了电量
C.吉林单位GDP电耗较低,所以吉林更需要发展电力工业以满足经济需求
D.单位GDP电耗较低说明吉林比广东采取了更节省能源的生产工艺

读图回答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中体现的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

A.固体燃料的消费比重上升
B.液体、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降低
C.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
D.液体燃料的消费比重稳步上升

东北地区平原广大,一首诗歌曾提到“这里的土地肥到家,插上根筷子会发芽,栽上块柴禾也开花”足见其土壤肥沃。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是
① 黑土土层变薄,肥力下降② 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④ 不合理灌溉,土壤盐碱化④ 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