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贞观初,洛阳以东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贞观初年,由于隋朝末年的残暴统治和多年的战争造成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的现象。)《贞观政要·纳谏》
材料二: 至贞观四年(630年),米斗四五钱,外户不闭者数月,马牛被野,人行数千里缺粮,民物蕃息,四夷将附者百二十万人。是岁,天下断狱,死罪者二十九人,号称太平。(大意是:到了贞观四年,一斗米只值四五钱,价格大大下降,出门不锁门几个月都没有事,牛马遍布田野,人们出行几千里都不缺粮食,民众增多,物资充裕,四周少数民族归降依附的有120多万。这一年,全国判处死刑的人只有29人,号称天下太平。)
——《新唐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教材指出,“贞观”是哪位皇帝的年号?请说出一条他的治国思想!
(2)根据材料二归纳概括这位皇帝的政绩有哪些表现?
(3)请用一两句话评价一下他。
资本主义制度经历了建立、发展到调整完善,由大西洋沿岸逐步扩展到世界范围的过程。阅读下列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是英国在1989年,为纪念一部重要法律文献颁布300周年发行的纪念币。这部文献的名称是什么?这部文献颁布后确立起了什么制度?这—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2)图二纪念章中被称为“美国之父”的第一任总统是谁?如何评价这一历史人物?
(3)图三为法国的《人权宣言》,它在财产方面作出了怎样的规定?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看图回答问题
(1)概述《解放黑奴宣言》的颁布对当时的战争有何影响?简要分析这次战争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图片二所指的这次战争的作战双方是哪两大军事集团?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是哪一次战役?图片上反映的是哪国军队?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20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多次的改变,而会议在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中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一战结束后,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先后通过哪两次会议的召开确定了战后国际“新秩序”?这两次会议都属于什么性质的会议?这两次会议分别签订了哪两个与中国有利害关系的条约?
(2)二战中为了尽快击溃德国法西斯和安排战后世界的格局,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分别召开了什么会议?
(3)20世纪30年代,英法等国曾经为了自身的安全,在某次会议上牺牲小国利益,满足了法西斯的侵略要求,结果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后果。请问“某次会议”指的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战争结束时,德、意、日战败国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国内经济百废待兴;英法等战胜国“赢得了战争,输尽了财富”,实力大为削弱…….(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败国还是战胜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惨重的代价使欧洲人民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得战争了。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的“战争”指的是哪一次战争?
(2)欧洲国家为重振雄风和提高国际地位在20世纪60--90年代先后有何重大举措?为完成这些举措分别签订了哪些主要条约?
(3)战后西欧经济基本恢复到或超过战前水平是在什么时候?二战后西欧经济发展迅速。其中,经济发展得最快的是西欧的哪个国家?
(4)哪一年欧共体各国国民生产总值之和超过了美国?为促进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控制西欧,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
(5)欧洲的重新崛起,我们中国可以借鉴的经验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
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出版了科学巨著《物种起源》。他在书中指出:一切物种都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都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在自然界,生物物种是通过自然选择产生的,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生存斗争结束时,优胜劣汰。
(1)这段文字反映了达尔文的什么思想?
(2)有人说该思想纯属于生物领域,其影响也局限于生物学的发展。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3)这一思想对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有没有影响?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