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远征号”潜水艇在我国钓鱼岛执行任务时既能下沉又能上浮,俊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问题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远征号”潜水艇在执行任务时是如何实现上浮和下沉的呢?
【进行猜想】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重力与浮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一个小玻璃空药瓶、干抹布、橡皮筋、细线、烧杯、水、刻度尺、薄膜塑料袋、餐巾纸
【进行实验】
(1)将小玻璃空药瓶装入大部份水,旋紧瓶盖,放入水中,观察到小瓶下沉,捞出后用用餐巾纸擦干小瓶,用细线系着挂在橡皮筋下(如图甲所示),并用刻度尺量出橡皮筋的长度为L1
(2)在薄膜塑料袋内放一装满水的烧杯,将此瓶浸没在烧杯中,用薄膜塑料袋收集从烧杯中溢出的水,再将塑料袋及收集的水挂在同一橡皮筋下,用刻度尺且出此时橡皮筋的长度为L2;此时L1>L2,说明浮力____重力(选填“>”、“<”或“=”),物体会下沉。
(3)倒出小瓶中的水,用餐巾纸擦干小瓶,旋紧瓶盖,将小瓶浸没水中放手后,观察到小瓶上浮,捞出小瓶,用餐巾纸擦干,旋紧瓶盖:挂在同一橡皮筋下,用刻度尺量出此时橡皮筋的长度为L3,此时应通过比较_____和L3的长短,就能比较物体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的大小,于是,知道物体上浮的条件。
(4)在小瓶不断上浮未露出水面的过程中,它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_(选填“变大”或 “变小”或“不变”)。
(5)改变小瓶中水的多少,重复上面的实脸,进行多次实验。
【实验结论】如图乙所示的潜水艇结构模型和实验所用的小药瓶实现浮沉的共同之处,都是靠改变______ 来实现浮沉的。“远征号”潜水艇在执行任务时就是依据此原理实现上浮和下沉。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能源的利用和对环境的危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探究声音的传播条件(1)

器材
小电铃、抽气机、玻璃罩
过程方法
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
①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声音变小
②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将会发


结论
声音的传播需要 ,真空 传播声音。
方法
这里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2)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

器材
桌子、钢尺
过程方法
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观察钢尺振动的 。通过改变钢尺的 ,注意听振动发出的声音有何不同,此时注意两次振动的 大致相同。

结论
音调跟发声体的 有关,且发声体的 越快,音调越高。
方法
这里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探究小车的平均速度。


原理



过程

如图所示,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不变,分别测出小车通过全程和上半程AC的路程及所用的时间,计算出相应的平均速度,实验数据如下:


表格



路径
路程s/m
时间t/s
AB
0.96
1.2
AC
0.48
0.7


结论方法
本实验中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由实验结果可知,小车 (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利用刻度尺和秒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如图所示是小明和小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景,通过酒精灯对水加热,使水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在组装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______(填“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的顺序,在固定石棉网时,应处于酒精灯火焰的_______(填“外焰”、“内焰”或“焰心”)位置.
(2)如图甲、乙所示是该同学观察到液体在沸腾前或沸腾时气泡在液体中的上升过程,则_______图是液体沸腾时的情况.
(3)从数据上看,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
(4)根据记录在提供的坐标系中画出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图像.
(5)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写一种原因即可)

请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后,认真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
学习声音之后,小李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二胡、琵琶等弦乐器为什么能演奏出不同音调?在认真观察了乐器之后,他们提出了这样几种猜想:①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长短有关;②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松紧有关;③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粗细有关。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李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所示,将一根胡琴弦的一端绕结在桌子的腿上,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挂上几个砝码,使它在桌面上拉紧,并用A、B两个三角形柱状小木块将弦支起。用一把塑料尺弹拨弦的中部,就可以听见弦发出的声音。然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A、B间的距离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A、B间的距离越长,音调越低。
小李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弦乐器的音调跟弦长短之间的关系,

(1)小李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同一根弦,松紧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________。
(2)小李实验过程中,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改变A、B之间的距离,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3)小提琴演员演奏时,手指要在弦上不停地移动,这样做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将小李他们的实验改进成能研究猜想③ 的实验.(写出实验的方法)(3分)

小明与小芳为了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的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这样的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为保证实验的科学性,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环境因素相同、水的多少和初温都相同.
(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与小芳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min)
0
10
20
30
40

150
180
泡沫塑料组水温(℃)
90
74
65
60
57

21
20
棉絮组水温(℃)
90
70
55

33

20
20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从计时开始到40min后,泡沫塑料包的水温度降低了_________℃,而棉絮包的水温度降低了________℃,由此你能看出,在这两种材料中,保温效果比较好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小明与小芳是采用了“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水温降低多少”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的,你还可以采用“ ”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
(4)仔细分析水温变化规律则,时间为30min时,棉絮组的水温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
A.42℃ B.44℃ C.46℃ D.48℃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