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选文,回答后面问题。
80 枚果子
① 他跪在老母亲面前,吐露了想要出去闯一闯的心声,又向母帝道了声“春节时一定回家”的话之后,使决绝地挥挥手,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
② 连番的奔波后,他在距离家乡千里之遥的山区找到了一份生计—— 矿下作业。虽然工作苦、累,但还算心善的老板和不菲的工姿,以及那些善良的工友们却让他苦中有乐。
③有一天,矿上放假,独自跑到山上透透气的他,无意中发现了一些血红色的果子。这些果子,在如此寒冷的冬季里竟也油亮亮、红火火,让他忍不住摘了一个。一嚼,满口生津、齿颊留芳!于是,他狠狠地摘了满满两裤袋。
④回到工棚,他悄悄地数了数,有92 枚果子。他把其中的80 枚放在了包裹中。距离新年还有几天,他本可以亲自带着那些果子回家,但他怕时间久了果子会被风干。为了让母亲提前感受到他的孝心,他求了老板,用快递把包裹寄往他的家里。家乡没有电话,他在包裹里又附了一封信,嘱托家里邻旁的大姐多关照他的母亲,叫她趁新鲜把这些果子吃了。信写毕,他感觉母亲仿佛就在面前,吃着野果,满脸荡漾着幸福。
⑤ 留下了的12 枚,他是打算分给同住的12 位工友的,就在他准备回家的前一晚,他拿出了留下的那些连自己都舍不得吃的野果,正准备要分发给对他一直很好的工友们时,一个在这地方土生土长的工友却如临大敌般地告诉他,这果子虽漂亮,却是有毒的!还说幸亏他吃得少,要是贪了嘴,那后果可就真的不堪设想了。
⑥愣了半天的他,抓起行李,疯了一样地冲进了风雪中。他连夜买了火车票,坐了开往家乡的火车。一路上,他的心很痛,一阵一阵地像刀绞。那80枚果子会给老毋帝带来怎样的灾难… …
⑦傍晚时到了县城,家乡也下了大雪。更让他心急如焚的是,通往自己家里的那段路,因为风雪太大,根本通不了车。他呆了一下,突然就发了疯似的在风雪中疾奔起来,再冷的风,再大的雪,对他来说,现在也成了无关紧要的事。就这样,他一路地去,鞋子掉了都没顾得上会头去捡。
⑧ 一直到了深夜,他终于跑到了家。气喘吁吁地推开房门,却发现母亲正坐在桌旁,桌上,正放着一盘鲜红的果子。听到响动,老母亲揉了揉眼,看到了眼前的他,然后翕动着有点干燥起皮的嘴唇:“儿呀,你… … 娘终于等到你回来了。你的脚… … ”她心疼地看着儿子那双满是泥雪的脚。
⑨ 他顾不上解释,急忙问:“这些果子,您吃了吗?”
⑩ “哪能呢!这么好看的果子一定很贵吧?娘知道你孝顺,一定连自己都舍不得吃一个就全给娘了,娘得等着你,等你回来,咱娘俩一起吃啊……
(11)“娘啊!” 他不等母亲把话说完,就一把抱住母亲,把头深深地埋在了母亲的怀中。(选自2008 年3 月《 格言),有改动》本文叙述了“80 枚果子”的故事。请按例子简要概括故事情节。
“他”把采来的果子寄给母亲→ →
。“一个在这地方土生土长的工友却如临大敌般地告诉他,这果子虽漂亮,却是有毒的!还说幸亏他吃得少,要是贪了嘴,那后果可就真的不堪设想了。”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结合选文分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仔细揣摩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回答后面的问题。(2 分)
“他呆了一下,突然就像发了疯似的在风雪中疾奔起来”句中加点的“发了疯似的”有什么表达效果?文章以“80枚果子”为标题有何妙处?
第(11) 段中:“娘啊!” 他不等母亲把话说完,就一把抱住母亲,把头深深地埋在了母幸的怀中。 此时此刻,文中的“他”肯定有许多话要说,请你发挥想象,代“他”说几句得体的话。(不超过30 字)( 3 分)
读了本文,你从“他”和“老母亲”的行为中感悟到了什么?( 3 分)
阅读《乔家大院》,完成小题
乔家大院
①山西,素以地上文物之丰、地下能源之巨著称。而今,又以大量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的不断发现而令世人瞩目,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乔家大院。
②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仅2公里。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以后曾有两次增修,一次扩建,于民国初年建成一座宏伟的建筑群体。
③大院为全封闭的城堡式建筑群,占地10642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分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大院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10米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眺阁点缀其间,显得气势宏伟,威严高大。大门坐西朝东,上有高大的顶楼,中间城门洞式的门道,大门对面是砖雕百寿图照壁。大门以里,是一条石铺的东西走向的甬道,甬道两侧靠墙围台,甬道尽头是祖先祠堂,与大门遥遥相对,为庙堂式结构。北面三个大院,都是芜廊出檐大门,暗棂暗柱,三大开间,车轿出入绰绰有余,门外侧有拴马柱和上马石,从东往西数,依次为老院、西北院、书房院。所有院落都是正偏结构,正院主人居住,偏院则是客房、佣人住室及灶房。在建筑上偏院较为低矮,房顶结构也大不相同,正房都为瓦房出檐,偏院则为方砖铺顶的平房,既表现了伦理上的尊卑有序,又显示了建筑上的层次感。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楼六座。各院房顶有走道相通,便于夜间巡更护院。
④纵观乔家大院,斗拱飞檐,彩饰金绘,建筑考究,工艺精湛,整体呈”字形,集中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民居的独特风格。因此这座大院被专家学者誉为“ 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
⑤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如今,乔家大院业已成为中外闻名的民俗胜地,而且,也成为许多影视剧拍摄时争抢镜头的宝地。
10.乔家大院的建筑特征是什么?
第四段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第①段末句“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乔家大院”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热播后,这颗“璀璨的明珠”更光彩夺目。请你给这座名宅拟一则广告宣传语,要求语言明确生动,有一定创意。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上帝只给他一只老鼠
①这是一位孤独的年轻画家,除了理想,他一无所有。
②为了理想,他毅然出门远行,来到堪萨斯城谋生。起初也到一家报社应聘,想替他们工作。编辑部周围有较好的艺术氛围,这也正是他所需卑的,但主编阅读了他的作品后大摇其头,认为作品缺乏新意,不予录用。这使他感到万分失望和颓丧,和所有出门打天下的年轻人一样,他初尝了失败的滋味。
③后来,他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替教堂作画。可是报酬极低,他无力租用画室,只好借用一家废弃的车库作为临时的办公室。他每天就在这充满汽油味的车库辛勤地工作到深夜。没有比现在更艰苦的了,他想。
④尤其令人厌烦的是,每天熄灯睡觉时,就能听到老鼠吱吱的叫声和在地板上的跳跃声。为了明天有充足的精力去工作,他忍耐了。不过,好歹有一只老鼠与他为伴,他感到自己并不孤单。也许是太累了,他一沾着地板就能呼呼大睡。
⑤那只小老鼠一次次出现,不只是在夜里。他从来没有伤害过它,甚至连吓唬都没有。磨难已经使他具备大艺术家所具有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就这样,一名贫困的画家接纳了一只小老鼠,与它共处一室,倒也觉得这个荒弃的车库充满生机。小老鼠在地板上做着各种运动,表演精彩的杂技。而他作为唯一的观众,则奖给它一点点面包屑。渐渐地,他们互相信任,彼此间建立了友谊。老鼠先是离他较远,见他没有伤害它的意思,便一点点靠近。最后,老鼠竟敢大胆地爬上他工作的画板,并在上面有节奏地跳跃。而他呢,决不会去赶走它,而是默默地享受与它亲近的情意。
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⑦不久,年轻的画家离开堪萨斯城,被介绍到好莱坞去制作一部以动物为主的卡通片。这是他好不容易得到的一次机会,他似乎看到理想的大门开了一道缝。但不幸得很,他再次失败了,不但因此穷得毫无分文,并且再度失业。
⑧多少个不眠之夜他在黑暗里苦苦思索,他怀疑自己的天赋,怀疑自己真的一文不值,他在思索着自己的出路。终于在某天夜里,就在他潦倒不堪的当儿,他突然想起了堪萨斯城车库里那只爬到他画板上跳跃的老鼠,灵感就在那个暗夜里闪了一道耀眼的光芒。他迅速爬起来,拉亮灯,支起画架,立刻画了一只老鼠的轮廓。
⑨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动物卡通形象——米老鼠就这样平凡地诞生了。灵感只青睐那些勤于思考的头脑。
⑩这位年轻的画家就是后来的荚国最负盛名的人物之一——才华横溢的沃特•迪斯尼先生。他创造了风靡全球的米老鼠。谁能想到,在那间充满汽油味的车库里曾经生活过的一只小老鼠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影片的祖宗。米老鼠足迹所至,所受到的欢迎让许多明星望尘莫及,也让沃特•迪斯尼名噪全球。
⑾堪萨斯城那间充满汽油味的车库,沃特•迪斯尼先生后来说,至少要值一百万美元。其实那里没有什么,只有一只老鼠,那是上帝给他的,上帝给谁都不会太多。本文采用第 人称的写法,按 的记叙顺序叙事。
“老鼠”到来的时候,迪斯尼的处境如何?他是怎么想的?
迪斯尼对小老鼠的感情经历过哪些变化?请从④⑤段中找出词语填写。
厌烦—— ()——()——()——亲近迪斯尼取得成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3分)
A.曾与一只老鼠朝夕相处 | B.屡遭挫折,饱尝痛苦 |
C.勤于思考的头脑产生灵感 | D.困顿之中找到捷径 |
揣摩文中划线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①这句话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是?
②“信赖”使迪斯尼创造出怎样的“美好的境界”?
夜 晚韩少功
①月亮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
②城里人能够看到什么月亮?即使偶尔看到远远天空上一丸灰白,但暗淡于无数路灯之中,磨损于各种噪音之中,稍纵即逝在丛林般的水泥高楼之间,不过像死鱼眼睛一只,丢弃在五光十色的垃圾里。
③由此可知,城里人不得不使用公历,即记录太阳之历;乡下人不得不使用阴历,即记录月亮之历。哪怕是最新潮的农村青年,骑上了摩托用上了手机,脱口而出还是冬月初一腊月十五之类的记时之法,同他们抓泥捧土的父辈差不多。原因不在于别的什么——他们即使全部生活都现代化了,只要他们还身在乡村,月光就还是他们生活的重要一部分。禾苗上飘摇的月光,溪流上跳动的月光,树林剪影里随着你前行而同步轻移的月光,还有月光牵动着的虫鸣和蛙鸣,无时不在他们心头烙下时间感觉。
④相比之下,城里人是没有月光的人,因此几乎没有真正的夜晚,已经把夜晚做成了黑暗的白天,只有无眠白天与有眠白天的交替,工作白天和睡觉白天的交替。我就 是在三十多年的漫长白天之后来到了一个真正的夜晚,月亮从树阴里筛下满地光斑,闪闪烁烁,飘忽不定;听月光在树林里叮叮当当地飘落,在草坡上和湖面上哗啦哗啦地拥挤。我熬过了漫长而严重的缺月症,因此把家里的凉台设计得特别大,像一只巨大的托盘,把一片片月光贪婪地收揽和积蓄,然后供我有一下没一下地扑打着蒲扇,躺在竹床上随光浪浮游。就像我有一本书里说过的,我伸出双手,看见每一道静脉里月光的流动。
⑤盛夏之夜,只要太阳一落山,山里的暑气就消退,辽阔水面上和茂密山林里送来的一阵阵阴凉,有时能逼得人们添衣加袜,甚至要把毯子裹在身上取暖。童年里的北斗星就在这时候出现,妈妈或奶奶讲述的牛郎星织女星也在这时候出现,银河系星繁如云星密如雾,无限深广的宇宙和无穷天体的奥秘哗啦啦垮塌下来,把我黑古隆冬地一口完全吞下,天幕上闪烁不定的遥远彼岸在步步逼近。我是躺在一个凉台上吗?也许我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太空人在失重地翻腾和漂浮?也许我是一个无知无识的婴儿在荒漠里孤单地 迷路?也许我是站在永恒之界和绝对之境的入口,正在接受上帝的召见和盘问?……这是一个必须绝对诚实全盘招供的时刻。我突然明白了,所谓城市,无非是逃避上帝的地方,是没有上帝召见和盘问的地方。
⑥山谷里有一声长叫,大概是一只鸟被月光惊飞了。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月亮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中“徽章”指
(2)“我就是在30多年的漫长白天之后来到一个真正的夜晚”中“真正的夜晚”指文章第②段为什么从城里人看到的月亮写起?(4分)
请对第④划横线句进行赏析。【提示:可从词语运用、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任选一个角度。】(4分)
赏析:请说说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4分)
文章第⑤段划浪线的句子是作者韩少功对月亮的感悟,链接材料中谢大光也描写了自己听泉的感受。试比较二者的异同。(6分)
【链接】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 、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 (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昆虫般大小的机器人
①一部分研制机器人的专家认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机器人的大小,未来机器人的大小应该和昆虫相仿。
②大型机器人需要沉重昂贵的发动机和大量的动力消耗,需要接合的手臂和数千米的连线。控制所有这些硬件又需要数平方英寸的微晶片。而如果机器人的这些部件组装起来只有昆虫那样大小,那么它的造价不但会便宜得多,它所能从事的工作也会给人类生存带来很大影响。
③一般说来,目前机器人所能做的工作都可由相应的机器来取代。与工厂中固定的有强大动力的机器相比,许多工作由机器人来做不如留给相应的机器去做。但是小机器人所能做的工作却不是机器所能完成的,这正如微型飞机比大型飞机更适合用来观测农场作物的生长情况以及控制自动灌溉和施肥系统一样。比如只有微型机器人,才能沿着患者的血管,进入变窄了的冠状动脉去排除血管壁上沉淀的胆固醇,从而解除病人的危险。
④当然,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说法未免言过其实。不过研究人员确已成功设计出一种能进入煤气或自来水管道去修补裂缝或漏洞的微型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进入管道之后,可用自己的身体测量经过地方的电导,一旦测不到这种电导,就表明那里存在着裂缝或漏洞。于是该机器人便作出“自我牺牲”,用自己的身体来把裂缝或漏洞堵上。
⑤如果许多这样的微型机器人通力合作,其功用更是一般机械所无法比拟的了。比如说战场上可使用微型机器人兵士。这些“兵士”可轻易地偷偷爬过或飞过战场,而不被敌方的雷达系统发现,因为它们体积微小,且可超低空飞行(乘微型火箭)。一旦越过敌人的防线,它们便可成为摧毁敌方设施的生力军,就像毁掉农作物的蝗虫一样。
⑥这种昆虫般大小的机器人目前已不再是科幻小说里的主人公。当然要它们在现实生活中出现,还需克服一系列技术上的障碍。其中主要是如何把现在机器人所用的齿轮、杠杆、曲柄、弹簧和其它机械部件缩小到比头发丝还细的程度,同时把传感器、电动机、控制计算机及其他系统装配到一块微晶片上。
⑦当然目前制作微型动力部件的技术还处于刚刚研制阶段。1988年初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个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制造出了只有1/5毫米长的带连接部件的曲柄和齿轮。这种齿轮的轮只有红细胞一般大小。新泽西州美国电报电话公司贝尔实验室的专家们已经研制出了比蚂蚱颚还要小的钳子。该实验室还研制出了只有半毫米大小每分钟24000转的气功涡轮机,其转速比许多喷气式飞机的发动机还要快。机器人微型化的另一个问题是动力问题。为微型机器人提供动力的装置要比电池小非常多才行。不过,微型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
⑧微型机器人的大量生产恐怕还不是近年之内能办到的事情。然而,一旦这种机器人能 批量生产出来,它们在科研和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将是无法估量的。与大型机器人相比,微型机器人的优势有哪些?
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大型机器人的发动机沉重昂贵。 |
B.许多微型机器人通力合作,其功用是一般机械无法比拟的。 |
C.机器人微型化的所有问题是动力问题。 |
D.微型机器人的批量生产不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
简要说明第③④段加点文字的语言特点。
第⑦段画线句运用了列数字与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分别说明其作用。
答:微型机器人批量生产后会在生产生活中起到什么作用?试举一例。(文中例子除外)
答: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2分)
秋韵
宗 璞
①京华秋色,最先想到的总是香山红叶。曾记得满山如火如荼的壮观,在太阳下,那红色似乎在跳动,像火焰一样。二三友人,骑着小驴,笑语与“嘚嘚”蹄声相和,循着弯曲小道,在山里穿行。后来驴没有了,路平坦得多了,可以痛快地一直走到半山。如果走的是双清这一边,一段山路后,上几个陡台阶,眼前会出现一大片金黄,那是几棵大树,现在想来,应是银杏吧。满树茂密的叶子都黄透了,从树梢披散到地,黄得那样滋润,好像把秋天的丰收集聚在那里了。在香山,秋的丰富和幽静调和得匀匀的,让人觉得,这才是秋的基调。
②今年秋到香山,人也到香山。满路车辆与行人,如同电影散场,或要举行大规模代表会。只好改道万安山,去寻秋意。山麓有一片黄栌,不甚茂密。法海寺废墟前石阶两旁,有两片暗红,也很寥落。废墟上有顺治年间的残碑,刻有“不得砍伐,不得放牧”的字样。乱草丛中,断石横卧,枯树枝壮举,露出灰蓝的天和不甚明亮的太阳。这似乎很有秋天的萧索气象了。然而,这不是我要寻找的秋的韵致。
③有人说,该到圆明园去,西洋楼西北的一片树林,这时大概正染着红、黄两种富丽的颜色。可对我来说,不断地寻秋是太奢侈了,不能支出这时间,且待来年吧。家人说:来年人更多,你骑车的本领更差,也还是无由寻找到的。那就待来生吧,我说。大家一笑。
④其实,我是注重今世的。清晨照例散步,便是为了寻健康,没有什么浪漫色彩。
⑤这一天,秋已深了,披着斜风细雨,照例走到临湖轩下的小湖旁,忽然觉得景色这般奇妙,似乎我从未到过这里。
⑥小湖南面有一座小山,山与湖之间是一排高大的银杏树。几天不见,竟变成一座金黄屏障,遮住了山,映进了水。扇形叶子落了一地,铺满了绕湖的小径。似乎这金黄屏障向四周渗透,无限地扩大了。循路走去,湖东侧一片鲜红跳进眼帘。这样耀眼的红叶!不是黄栌,黄栌的红较暗;不是枫叶,枫叶的红较深。这红叶着了雨,远看鲜亮极了,近看时,是对称的长形叶子,地下也有不少,成了薄薄一层红毡。在小片鲜红和高大的金黄屏障之间,还有深浅不同的绿,深浅不同的褐、棕等丰富的颜色环抱着澄明的秋水。冷冷的几滴秋雨,更给整个景色添了几分朦胧,似乎除了眼前这一切,还有别的蕴藏。这是我要寻的秋的韵致吗?
⑦秋去冬来之时,意外地收到一份讣告,是父亲的一位哲学友人故去了。讣告上除生卒年月外,只有一首遗诗,译出来是这等模样:
不要推却友爱,
不要延迟欢乐。
现在不悟,
便永迷惑。
⑧在这里,一切都有了着落。秋天是有成绩的人生,绚烂多彩而肃穆庄严,似朦胧而实清明,充满了大彻大悟的味道。我要寻找的秋韵,原来便在现在,在这里,在心头。
(摘自北京大学出版社《风庐散记:宗璞自选精品集》,有改动)第①段中,哪两个词语最能突出表现记忆中的香山秋色的特点?(3分)
答:第②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答:第⑥段的景物描写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选择一种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答:作者要寻找的“秋韵”具有怎样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3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