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土壤农杆菌是一种能引起双子叶植物产生冠瘿瘤的土壤细菌,它带有Ti质粒。Ti质粒是携带细菌DNA向宿主植物基因组转化所需信息的重要片段,其上只有T—DNA片段才能转入植物细胞的基因组。Ti质粒的结构及转化过程如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

(1)为了使某种植物具有抗旱性状而又不引起植物产生冠瘿瘤,需对Ti质粒进行修饰,即去除瘤基因,将抗旱基因转移至            片段,然后在一定条件下将外植体在含土壤农杆菌的稀释培养基上培养,此时修饰的Ti质粒的相应片段可转入植物细胞并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以上过程需要的工具酶有                          
(2)将上述外植体置于一个含有           的选择培养基中进行筛选,发生转化的外植体开始增殖,形成           后,通过产生不定芽再长出整个植物。
(3)基因转化是否成功应对转基因植物进行鉴定,可以直接在个体水平对上述转基因植物与非转基因植物的          性能进行比较。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有和体液调节两种形式。

某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是从浓度低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浓度高的一侧转运,同时需要消耗、需要有载体的协助,这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叫

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

现有两个小麦品种,一个纯种小麦性状是高杆(D),抗锈病(T);另一个纯种小麦的性状是矮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图所示的
Ⅰ、Ⅱ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问:

(1)要缩短育种年限,应选择的方法是_________,依据的变异原理是_________;另一种方法的育种原理是_________。
(2)图中①和④基因组成分别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3)(二)过程中,D和d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_;(三)过程采用的方法称为_________;(四)过程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_________。
(4)(五)过程产生的抗倒伏抗锈病植株中的纯合体占_________;如果让F1按(五)、(六)过程连续自交2代,则⑥中符合生产要求的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___。
(5)如将方法Ⅰ中获得的③⑤植株杂交,再让所得到的后代自交,则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