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雾霾天气——空气中含较多的细颗粒物。PM2.5表示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细颗粒物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细颗粒物的形成,人为的因素是各种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其来源包括发电、冶金、纺织印染等各种工业过程中排放的烟尘以及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细颗粒物粒径小,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可以长时间、大范围的漫游、悬浮,吸人人体会对呼吸系统、心肺甚至大脑造成伤害。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立方米PM2.5小于10μg(1μg=10-6g)为安全值。
(1)PM2.5在大气中漫游 (填“是”或“不是”)分子无规则运动。
(2)某地市区监测到雾霾天气PM2.5为107μg/m3,即相当于100m3空气中细颗粒物的质量为___g,市区笼罩在浮尘中,给出行的市民带来不便。
(3)请你结合生活体验,提出两条改善雾霾天气的措施。
①
②
如图所示,是平底热水壶,其质量为0.8kg,内底面积为180cm 2.某次用该热水壶装1.2L水放在水平桌面上,测得水深10cm,初温25℃。
[ρ 水=1.0×10 3kg/m 3,C 水=4.2×10 3J/(kg•℃),g=10N/kg]
(1)水和热水壶的总质量是多少?
(2)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加热至沸腾,水至少吸收多少热量?
(3)加热前水对壶底的压力多大?
工人师傅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1200N的建筑料,建筑材料在30s内上升了3m。
(1)求工人师傅做的有用功;
(2)提升该建筑材料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求工人师傅对绳端拉力的功率。
如图甲所示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场景,满载木材的货车,车厢尾部没有任何遮挡,一旦货车突然向前加速,木材就可能向后滑出,对后面的车辆造成严重伤害。这引起了小光的思考:只要货车加速,木材就都会滑出吗?
为此他请教了老师,老师解释道:这要看车加速的程度,物理学中用"加速度"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体加速的快慢程度,要让物体加速运动,就需要有外力对它作用。要使木材不滑落,必须有其他物体对它施加摩擦力,使它产生和车相同大小的加速度,与车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前运动。
小光将以上情景简化成了如图乙所示的模型,水平车厢中有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木头。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若木头的质量为100kg,它的重力是多大?(取g=10N/kg)
(2)若车厢长3m,木头长4m,在木头从车厢滑出的过程中,车厢对木头的摩擦力为100N,则这一过程中摩擦力至少对木头做了多少功?(提示:木头重心O在其中点处,当重心滑过车厢尾部,木头会倾倒)
(3)小光查阅资料得知:物体运动时加速度与外力的合力大小关系为: ,a表示加速度,其单位是m/s 2.若货车加速度为1.5m/s 2,请结合上述数据计算说明这根木头是否会滑落。
(4)在甲图场景中,若货车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线加速行驶,请指出车厢哪一部分木材最易滑落?并解释为什么另一部分不易滑落?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为6V.灯泡L 1和L 2分别标有"8V3.2W"和"6V12W"字样,不计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求:
(1)灯泡L 1的电阻;
(2)若闭合所有开关,滑片P移至a端时,电流表的示数;
(3)若只闭合开关S、S 1,移动滑片P使灯泡L 1消耗的功率为1.25W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是多大?
把两种不同材料的导线(如铁线和铜线)组成如图所示的闭合回路,当AB两端存在温度差时,回路中就会有电流通过,这就是塞贝克效应,这种电路叫热电偶。实验表明:热电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跟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材料有关;跟接点A和B间的温度差的大小有关,温度差越大,回路电流越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①其它条件不变,只将A处杯中的冰水混合物换为沸水,电路电流 。②其它条件不变,移去酒精灯,将B放入另一杯冰水混合物中,稳定后,电路电流 (各空格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变为零")
(2)这样的热电偶实际上是一个电源,它的电能是由 能转化而来。
(3)热电偶电路可以把温度信号换成 信号,利用这种性质可以把热电偶做成 (写出一种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