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有“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毛泽东在诗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是指谁?
(2)“秦皇”、“汉武”在思想统治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秦皇”:
“汉武”:
(3)除了在思想上,“汉武”还在政治上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汉朝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和商业的繁荣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美国是世界强国,回顾美国的发展历史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A所签署的文件对美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2)图B是哪一位总统的肖像?他为美国人民做出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3)《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美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4)你知道林肯总统在美国南北战争中颁布了哪些重要的法令?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两次工业革命都推动了近代化的进程。
材料一

(1)图一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一种动力机械,它的名称是什么?他的改良者是谁?促进了哪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它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2)图二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它的发明者是谁?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从而把人类带入到什么时代?
材料二

(3)根据材料二,分析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问题?(2分)
(4)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在发展经济时应该注意些什么?(1分)
(5)通过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给我们带了哪些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序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性坐标。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的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
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中所说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世界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2)回顾英、法、美在走向大国的革命历程,完成下面表格。


革命任务
颁布文献
结果
英国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法国

《人权宣言》

美国


建立联邦政府

(3)构建知识结构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根据19世纪60年代西方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制作的有关“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知识结构示意图。请你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年底,中印两国政府代表团在北京就两国在我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材料二:周恩来总理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材料三: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后,中美关系也开始走向正常化。
请回答:
⑴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的处理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3分)
⑵材料二中的“国际会议”指的是哪次会议?据材料二归纳此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的方针。
⑶材料三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召开于哪一年?中美正式建交于哪一年?
⑷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和平之旅”、“搭桥之旅”成为国人热议的话题。有一网民为此写了一首小诗:紧紧相握的双手,推开了冰封六十年的大门。和平搭桥之旅,注入了双赢的春天气息。背井离乡的骨肉同胞啊,何时才能踏上回家的路。
材料二:邓小平在1984年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仍然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材料三:2014年2月14日16时许,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一起袭警案件。犯罪嫌疑人驾驶车辆,携带爆燃装置,手持砍刀,袭击公安巡逻车辆,导致2名群众和2名民警受伤,5辆执勤车损毁。公安民警在处置过程中,击毙8人,抓获1人。3名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时自爆死亡。
——法新社报道
请回答:
⑴材料一网民的诗“背井离乡的骨肉同胞啊,何时才能踏上回家的路”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怎样的共同愿望?
⑵材料二中邓小平的谈话,表明我国在统一问题上采取的什么政策?
⑶试针对材料一中台湾同胞“何时才能踏上回家的路”的疑问,谈谈你的看法。
⑷为实现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了什么政策?
⑸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关系和祖国统一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