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据图分析,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樵采 D.过度养殖

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1~2题。

行星
距日距离
(地球为1)
质量
(地球为1)
体积
(地球为1)
公转
周期
自转周期
黄赤交角
地球
1.00
1.00
1.00
1.0年
23时56分
23°26′
火星
1.52
0.11
0.15
1.9年
24时37分
23°59′

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人类首先选择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相似,主要表现为
①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
②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一样
③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比较适中
④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图,回答第40题。

关于四条山脉共同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条山脉都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 B.四条山脉都位于两省交界处
C.四条山脉的东南侧降水比较丰富 D.四条山脉两侧的农业类型都不同

读我国某区域一月平均气温图,回答39题。

图中甲、乙两地气温高低及影响因素的正确叙述是()

A.甲乙两地纬度相同,一月均温大致相等
B.甲地海拔低于乙地,一月均温甲高乙低
C.甲地深居内际,乙地距海较近,一月均温甲低于乙
D.甲地与乙地相比,受冬季风影响小,一月均温甲高于乙

图4为沿106.5°E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分析回答37—38题。

图中②地形区为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渭河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关于③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中。请根据下列所提供的甲、乙两地的相关资料,回答35~36题。

地区


经纬度
102°E,25°N
113°E,28°N
海拔(米)
1 891
68
一月平均气温(℃)
7.7
4
七月平均气温(℃)
19.8
32

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A.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共主要原因是

A.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B.所属气候类型不同
C.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D.所处纬度位置不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