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2013年5月3日,中国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发布《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首次明确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其中至少释放出三点信息:其一,严密法网;其二,刑事政策该严则严;其三,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将持续高压,严格执法。
材料二:2013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按照公安部部署,坚持以民意为导向,深入开展“打假行动”,严厉打击危害民生的假食品、假药品、假农资、假日化、假机电等制售伪劣商品犯罪和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1)上述材料中列举的非法现象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
(2)作为消费者,如果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你打算如何维权             
(3)联系实际,谈谈我们在购买商品时应该怎么做?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简答题:
《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于2015年2月28日首发,当日播放近亿次,103分钟的视频剖析了给中国带来严重大气污染的燃煤和燃油存在的四大问题,引发高度热议,环保问题再次成为关注度最高的热门话题。
(1)【生活感知】列举你身边有哪些环境问题,并简要分析这些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
(2)【理性分析】解决雾霾问题是一个长期的历史重任,需要和我国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请简单分析原因。

分析说明(本大题l小题。共11分)
材料一:2015年1月21日,李克强总理在瑞士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5年年会,并发表致辞。他说,中国经济正处于“新常态”,要打造新引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改造传统引擎,补齐民生保障的“短板”。
(1)某校九年级学生小张认为“国家只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能补齐民生保障,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请综合运用九年级知识谈谈你对小张观点的看法。总理说要补齐民生保障的“短板”体现了教材“情系祖国”的哪些知识点?
材料二:2010—2014我国经济发展基本数据

注:2014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8%,农村居民要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2%。
(2)根据信息一中的经济数据,概括出我国经济发展呈现的新常态。

材料一: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提请审议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新增代考属于犯罪行为等规定;审议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全国各地在这一天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其中,公职人员向宪法宣誓备受关注。
(1)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法律知识?
材料二:2014年中国公民出境首次突破1亿人次,成为海外最大的流动群体。国人走出国门,领略的是异域风光,展示的是中国形象,但是,一些国人不文明行为也屡见不鲜。从2015年开始,我国将建立游客不文明档案和责任追究制度。一些不文明行为,将纳入个人信用系统,违法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2)请运用九年级教材“做守法公民”的知识谈谈我国将建立游客不文明档案和责任追究制度的依据。

材料一: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某校九年级学生小张收集到了以下信息: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香港特首普选问题的决定,即香港500万选民可以在2017年历史性第一次以一人一票方式选出下一任行政长官;全国养老金并轨,即从2014年10月1日起,包括公务员在内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将和企业职工一样,此举终结了近20年的养老金“双轨制”;江苏江阴市民张纪清,27年署名“炎黄”捐款,建敬老院、希望小学。
材料二:有一位老兵:30岁时因试射武器被炸掉右臂;66岁临危受命设计我国新型坦克;80岁高龄仍在高原上测试塔克性能。他就是我国现役主战塔克总设计师祝榆生。在15年的研制期间,为测试塔克性能,他千百次地奔波于荒山野岭、高原滩涂。由于没有右臂,他行走时容易失去平衡,也不知摔了多少跟头。祝榆生让中国坦克冲进了世界坦克的第一阵营。
阅读以上材料后回答问题。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2)综合所学知识回答,祝榆生的事迹对我们的成长有哪些启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4年12月9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为了深刻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某校初三(1)班学生以此为主题开展了一场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如下探究:
【析表格】
材料一:2011-2014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

年份
GDP增速(%)
消费对GDP贡献率(%)
科技进步贡献率(%)
2011
9.3
51.6
51.00
2012
7.7
51.8
52.20
2013
7.7
50
51.70
2014
7.4
54.4
52.30

注: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
(1)揭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谋对策】
材料二:无论是自觉自醒的选择,还是“不可持续”的被逼,今天的中国开始告别“狂奔”时代,逐步进入一种新的生活状态。这一点,处于东部先发地区的某市感触最深。这辆快速飞奔的列车在经济新常态下,换挡再出发,再次配套打出经济转型升级组合拳:以经济发展为着力点,有效推进经济增长后劲和可持续性;以改革为导向,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加快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追逐以领军人才、知识产权为特征的创新型经济;以依法治市为落脚点,百姓诉求为关键点,牢牢把握百姓增收、生态良好、社会平安三条“底线”。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某市的发展思路对我国当前推进经济发展新常态有何启示?
【我思考】
材料三:苏州市某中学初二学生邹某靠着自己制作的一把“神奇的椅子”一举在第二十六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崭露头角,成为了媒体争相采访的对象。短短几年时间里,该校学生累计获国家新型创造发明专利75项,学生累计获市级以上科技竞赛成果近2500多人次。
结合材料,请探究在我市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过程中,中学生应该做些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