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日,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公开征求意见。新版的《中小学生守则》出现了不少与时俱进的新内容,例如“ ”内容则从旧版的第九条提前至第五条,明确要求“守时履约,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不抄袭不作弊,不擅动他人物品,借东西及时归还。”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强调,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 青年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好比“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如果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精彩的人生。
(1)据材料显示,把核心价值观中的_______内容从旧版的第九条提前至第五条。结合当前社会实际说说为什么要将该内容要从旧版的第九条提前至第五条?
(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立德修身,“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
正义的力量捍卫你我权益。
材料一:2013年8月30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决定规定完善商标注册异议制度;加强商标专用权保护;规范商标申请和使用行为,禁止抢注他人商标,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材料二:漫画《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对青少年有何启示?
青春是美好幸福的,但又充满了矛盾和烦恼。看看下面两位同学关于烦恼的对话:
【同学甲】:进入中学,父母事事都要过问,我很反感,也经常反驳他们,对妈妈的“唠叨”更是厌烦。我已经长大独立了,真想一个人独自生活,可又没办法照顾好自己,唉。
【同学乙】:我来自农村,很多新鲜的事物都不知道,班里同学常笑我老土。我很少和别人来往,话语也比以前少了很多。其实,我很渴望和同学们交流,可又害怕他们的嘲笑,这成了我心里难以打开的心锁……
(1)请你分析一下,同学甲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烦恼?
(2)同学甲所说的“我已经长大独立了”反映了青春期什么心理?
(3)同学乙心里形成了一把难以打开的心锁,请你为他寻找打开心锁的金钥匙。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2013年4月25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新制定的《旅游法》对旅游行业中的“零负团费”、强迫购物、景区门票逢“节”必涨……社会上反映最为强烈的旅游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都进行了必要的规范。有媒体认为,要使旅游行业的违法乱纪现象有所下降,还必须加强对市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旅游法》的制定引发了同学们的兴趣,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就此展开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小试牛刀】(1)《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经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体现了法律的哪一特征?其制订的法律依据和基础是什么?
【法理探意】(2)从道德和法律关系的角度分析材料二中划线部分内容,说明了什么?
【我的行动】八年级(1)班同学参加活动后,觉得要将《旅游法》中的相关条款,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宣传进社区,进家庭,也要随时提醒身边的家人朋友。
(3)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和活动形式。
宣传标语:
活动形式:
(4)如果你身边有人想在“五一”假期去旅游,你准备对他点说什么?
下面是柳州某校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实践活动中形成的部分资料。由于保管不慎,有一部分出现了污损。
实践活动主题: A,建设美丽柳州
序号 |
存在的问题 |
产生的原因 |
解决的方案 |
|
1 |
农民将甘蔗叶、木薯秆等在田间就地燃烧现象比较普遍,在禁止燃烧区(如飞机场附近)也有不少人燃烧。 |
燃烧甘蔗叶、木薯秆等虽然会增加PM2.5,但别人随意燃烧我也可以。…… |
①将甘蔗叶、木薯秆等回田,变废为宝; ②在田头建立垃圾池,进行“垃圾分类”。 |
①宣传PM2.5的危害。 ② B。 |
2 |
吸烟人群中,不少人吸烟不分场合。 |
烟瘾难耐才会不分场合吸烟,且认为这一点烟雾对增加PM2.5没有太大的影响。…… |
①宣传吸烟危害; ②多设立禁烟区。 |
|
3 |
…… |
…… |
…… |
(注:PM2. 5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
⑴请你根据表中的信息,还原A、B的内容。
⑵请针对上表栏目中的具体内容,运用所学知识,说一说建设美丽柳州需要我们增强哪些方面的意识。
2014年3月1日晚9:00,昆明发生了由新疆分裂势力策划实施的砍杀无辜群众的重大暴力恐怖事件。随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政法机关迅速组织力量全力侦破案件,依法从严惩处暴恐分子,坚决将其嚣张气焰打下去。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处置工作作出批示,要求抓紧追捕和坚决严惩暴徒。
公安机关查明,近日网民孙某等利用手机和互联网,在微博、微信、QQ群、短信等平台编造、传播所谓“新疆各地暴乱”等谣言,产生了恶劣社会影响。我区各地公安机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孙某等19名涉事人员予以行政拘留并处罚款。
(1)依法严惩暴恐分子,是要保护公民的哪项权利?体现依法治国的哪些要求?
(2)请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的角度,分析孙某等人的行为。
(3)昆明暴恐事件发生后,不少民众惊呼,原来一直感觉有些“遥远”的恐怖主义,竟然离我们这么近。如果我们遭遇到暴恐事件时,该如何应对?请你提出些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