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t℃时,10mL0.4mol·L-1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2H2O2 = 2H2O + O2↑,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
t /min |
0 |
2 |
4 |
6 |
V(O2)/mL |
0.0 |
9.9 |
17.2 |
22.4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0~2min H2O2平均反应速率比4~6min快
B.0~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v(H2O2)≈3.3×10-2mol·L-1·min-1
C.反应至6min时,c(H2O2)=0.3mol·L-1
D.反应至6min时,H2O2分解了50%
受台湾“塑化剂污染食品”风波的影响,2011年6月1日卫生部紧急发布公告,将塑化剂列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已知塑化剂DEHP分子结构简式如下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DEHP是芳香族化合物 |
B.DEHP是酯类物质 |
C.DEHP分子中共有5个双键 |
D.DEHP分子中至少有8![]() |
可逆反应①X(g) +2Y(g) 2Z(g) 、②2M(g)
N(g)+P(g)分别在密闭容器的两个反应室中进行,反应室之间有无摩擦、可滑动的密封隔板。反应开始和达到平衡状态时有关物理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反应①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
B.达平衡(I)时,X的转化率为5/11 |
C.在平衡(I)和平衡(II)中M的体积分数相等 |
D.达平衡(I)时体系的压强与反应开始时体系的压强之比为14:15 |
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错误的是 ( )
A.向0.01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 c(Na+)>c(SO42-)>c(NH4+)>c(OH-)=c(H+) |
B.1 L0.1mol·L-1 (NH4)2Fe(SO4)2的溶液 c(SO42-)>c(NH4+)>c(Fe2+)>c(H+)>c(OH-) |
C.浓度均为0. 1mol·L-1的NaHCO3和Na2CO3混合液: c(Na+) >c(CO32-)>c(HCO3-) >c(OH-)>c(H+) |
D.0. 1mol·L-1的NaHSO3溶液:c(H+)-c(OH-)=c(SO32-)-2c(H2SO3) |
a g Mg、Al合金完全溶解在C1 mol·L-1、V1L HCl溶液中,产生b g H2。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2 mol·L-1、V2 L NaOH溶液,恰好使沉淀达到最大值,且沉淀质量为d g。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 )
A.铝为 (24b-a)/9 mol |
B.C1=C2V2/V1 |
C.d=a+17b |
D.与金属反应后剩余盐酸为(C1V1-b)mol |
以下4种物质是常用香精的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上述物质中只有一种成分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
B.鉴别百里香酚和苏合香醇可和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C.苏合香醇和人造橙花油均能发生加成、消去、氧化和缩聚反应 |
D.与枯茗醛互为同分异构体且苯环上只有一种氢的酚类单环物质有2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