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
下图表示菊花的嫩枝和月季的花药离体培养过程,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对菊花来说,要选取 的嫩枝来进行组织培养。对月季来说,适宜花粉培养的时期是花粉应处于 期。为确定该花粉是否处于该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是 。
(2)在培养嫩枝组织和花粉的培养基中都要加入一定的植物激素,常用的植物激素有 。
(3)某同学在培养过程中发现培养基上感染了几种细菌。若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指示剂培养几种菌后,指示剂变红就可以鉴定其中含有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为了避免微生物对培养造成的影响,所以在进行接种时应注意 。
①接种室要消毒 ②只要戴口罩,操作时便可说话
③外植体可预先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浸泡,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后,再用0.1%的氯化汞溶液消毒,并用无菌水冲洗干净
④接种操作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⑤接种完毕应立即盖好瓶盖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③④ | C.①③④⑤ | D.②③④⑤ |
(4)月季的花药培养与菊花的嫩枝组织培养不同,从植物产生的途径来说,花粉植株产生的途径除了图中所示外,还可以通过 阶段发育而来,这两种发育途径的差别主要取决于 。
(5)不同植物对各种条件的要求往往不同,进行菊花组织培养一般将温度控制在
℃,并且对光照的控制为
(12分)某植物叶片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其叶片颜色的表现型有三种:基因型为aaB_的植株表现为黄叶,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表现为淡绿叶,其余表现为绿叶。
(1)绿叶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种,其中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二种)的植株自交可产生淡绿叶的子代。
(2)表现型为绿叶和黄叶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表现为2绿叶∶1黄叶∶1淡绿叶,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一绿叶植株,为鉴定其基因型,研究人员利用该植株与淡绿叶植株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则:
①若F1表现为2绿叶∶1黄叶∶1淡绿叶,即可确定的亲本绿叶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
②F2中,若绿叶∶淡绿叶为3∶1,则该亲本绿叶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若绿叶∶黄叶∶淡绿叶为__________,则该亲本绿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下图甲是细胞分裂各阶段的细胞核DNA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乙是某生物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一分裂时期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曲线表明,细胞分裂过程中核糖体功能活跃的时期是________(填图中字母)。d~e段细胞质中mRNA明显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原来的mRNA不断被分解。
(2)在图甲a~e阶段中,能观察到图乙所示图像的是________段,该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条,该生物可能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将此生物的细胞培养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则当细胞分裂至图乙所示时期时,细胞中含放射性的DNA占总DNA的________%。
(4)用秋水仙素处理分裂中的细胞,其发挥作用的时期是____________,它使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发生CD段变化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两株植物放在封闭的玻璃罩内,用完全营养液并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如甲图所示),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和自然环境中相同,且空气湿度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微生物对CO2浓度的影响均忽略不计。现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定了24小时内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乙图所示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上图显示,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段与AB段相比,曲线上升较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D段与AB段相比,曲线上升较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点时植物生理活动过程中相关代谢速率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EF段说明此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_(填“较快”或“较慢”),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EF段与DE段相比,其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较________________。
(6)24点与0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增多、不变、减少)
根据课本知识,回答问题:
(1)脂肪鉴定中,在花生子叶切片上滴加苏丹III染液染色三分钟后,用______________洗去浮色。在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解离后用_________________进行漂洗。
(2)组成生物大分子的每一个单体都以______________为基本骨架,由许多_______________构成________________。
(3)将细胞膜破坏后,制备了细胞匀浆,再用__________________法分离各种细胞器。
(4)细胞核的功能较为全面的阐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酶能催化化学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
(7)叶绿体中色素提取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细胞分化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孟德尔通过科学的实验方法,揭示了遗传的两条基本规律。他成功的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一植株的不同器官或同一器官不同部位生长素浓度往往不同。甲图是一株盆载植物,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要求:用乙图根、茎、芽三条曲线上相应字母所对应的浓度来表示甲图相应各点的生长素浓度):
(1)乙图________点浓度可以表示甲图①处顶芽生长素浓度,________点表示②处侧芽生长素浓度。②处侧芽生长受抑制的原因是___________,解决的办法是________,此后②处生长素浓度将会低于10-6mol·L-1。
(2)将该植物较长时间置于右侧光照射下,乙图________点浓度可表示③侧生长素浓度;________点表示④侧生长素浓度。此时,植物茎将________生长。
(3)将该植物向左侧放倒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可表示⑦侧浓度的是乙图中________点浓度。表示⑧侧生长素浓度的是乙图中________点浓度,因此根将__生长。这种现象说明了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 的特点。
(4)右图是根、茎对生长素作用的反应曲线,图示字母中表示根近地侧的是________,茎的远地侧的是________。
(5)有科学家认为根的向地生长不仅与生长素有关,还与乙烯的作用有关。为了研究二者的关系,做了这样的实验: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此人所做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