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生物科技小组对一玉米农田进行实地调查,发现正常玉米的基因型为AB,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基因型为aaB的玉米不能开出雌花而成雄株;基因型为A bb或aabb的玉米的顶端长出的是雌花而成为雌株(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协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⑴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 
⑵在该农田生态系统中,玉米属于第一营养级,它的能量除了未利用的一部分和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外,其它的流向是                           。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对初级、次级消费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禁捕或适当放养次级消费者,用喷洒农药等人工方法来减少初级消费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⑶当玉米幼苗长青的时候,“绿色”为蝗虫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这说明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若废弃的农田上会发生群落演替,该演替类型属于                     
⑷若要调查玉米地里老鼠的种群密度,其方法是            。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蝗虫的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为         。 
⑸玉米的纯合体雄株和雌株在育种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杂交育种时可免除人工去雄的麻烦。为了确保纯合子雄株和雌株的杂交后代都是正常植株,那么选育出的符合生产要求的纯合体雄株和雌株基因型分别为                    
⑹请根据单倍体育种的原理,利用该农田中的正常植株,设计选育符合生产要求的纯合体雄株和纯合体雌株的育种过程:
                                                                     
                                                                     
③利用杂交的方法,进一步选育出符合生产要求的纯合体雄株和雌株。请简要写出步骤: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大草履早和栉毛虫间的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两组实验:实验一:在培养液中依次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如甲图所示;实验二:在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如乙图所示。

I.(1)两种生物中,是捕食者。
(2)若右图表示大草履虫迁入新的人工生态系统后,种群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该种群的增长方式为。经调查,在第10年时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只。

II.右图表示一个简单的食物网,如果要使B尽量多地从A获得能量则A→C和A→B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分别是。若人们将(草食)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会是原来的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含有32P或31P的磷酸,两者化学性质几乎相同,都可参与DNA分子的组成,但32P比31P质量大。现将某哺乳动物的细胞放在含有31P磷酸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数代后得到G0代细胞。然后将G0代细胞移至含有32P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第1、2次细胞分裂后分别得到G1、G2代细胞。再从G0、G1、G2代细胞中提取出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得到结果如图。由于DNA分子质量不同,因此在离心管内的分布不同。若①②③分别表示轻、中、重三种DNA分子的位置,请回答:

(1)G0、G1、G2三代DNA离心后的试管分别是图中的:
G0、G1、G2
(2)培养基中需加入ATP,说明。培养基中还需加入
(3)图中①、②两条带中DNA分子所含的元素磷分别是:
条带①,条带②
(4)上述实验结果证明DNA的复制方式是
(5)DNA能够准确复制原因:
(6)用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DNA和蛋白质,然后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侵染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与亲代噬菌体形态完全相同。则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中含有的标记元素应该是()

A.31P、32P、32S B.31P、32P、35S
C.31P、32P、32S、35S D.33P、32S、35S

小黄狗的皮毛颜色由位于不同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共有四种表现型,黑色(A-B-)、褐色(aaB-),红色(A-bb)和黄色(aabb)。图6—9是小黄狗的一个系谱,请回答下列问题:

(1)I2的基因型是。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作用的时期是
(2)欲使Ⅲ1产下褐色的小狗,应让其与表现型为的雄狗杂交。
(3)如果Ⅲ2与Ⅲ6杂交,产下的小狗是红色雄性的概率是
(4)Ⅲ3怀孕后走失,主人不久找回一只小狗,分析得知小狗与Ⅱ2的线粒体DNA序列特征不同,能否说明这只小狗不是Ⅲ3生产的?(能/不能);请说明判断的依据:

(5)有一只雄狗表现出与双亲及群体中其他个体都不同的新性状,该性状由核内显性基因D控制,那么该变异来源于
(6)让(5)中这只雄狗与正常雌狗杂交,得到了足够多的F1个体。
①如果F1代中出现了该新性状,且显性基因D位于X染色体上,则F1代个体的性状表现为:

②如果F1代中出现了该新性状,且显性基因D位于常染色体上,则F1代个体的性状表现为:

③如果F1代中没有出现该新性状,请分析原因:

根据下面的碳循环示意图7—13回答问题:

(1)从微观上看,过程③主要是在细胞内进行的。
(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①是;碳主要以的形式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
(3)参与过程④的生物新陈代谢类型是。它们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共同构成了
(4)太阳光能在植物体内的转换过程为
(5)碳循环的进行伴随着能量流动;但由于生物体不能在代谢中利用,因而能量流动具有的特点。
(6)从上图可知,减少温室效应的最关键的措施是:
第一:
第二:

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作答: (每空1分,共10分)

(1)a 是细胞;b是细胞,c是细胞,d是细胞,f是细胞。④ 是免疫,⑤是免疫。B物质是
(2)人体消灭结核杆菌的免疫方式是图中的(填编号)
(3)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细胞是(填上图中字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