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格局是人类社会在应对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材料认为“冷战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政治制度的差异 | B.经济体制的不同 |
| C.社会矛盾的激化 | D.国家利益的冲突 |
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于1922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尤利西斯》。小说大量运用细节描写和意识流手法构建了一个交错凌乱的时空,语言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下列美术作品与小说所反映的时代特征相似的是
| A.《日出•印象》 | B.《干草堆》 | C.《鲁昂大教堂》 | D.《毕加索自画像》 |
美国独立后,经过两百多年的扩展,形成了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广阔版图。在扩展有形边疆的同时,美国还在全世界进行着政治、经济、军事等无形边疆的扩展。下列组织的建立属于美国进行“无形边疆扩展”的经济行为是
| A.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④ |
2011年以来占领华尔街运动由一小批年轻人发起,发展成全美的大规模抗议活动,并蔓延至欧洲,引发对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反思。其中有一些人认为可以从马克思身上开始反思,因而产生了一股 “重新发现”马克思的激情耐人寻味。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经济危机的发生说明资本主义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
| B.这种现象说明经济危机下西方社会普遍向往社会主义 |
| C.这种现象说明西方社会认为马克思主义可以阻止经济危机的出现 |
| D.这种现象说明马克思主义在经济危机的形势下引起人们的进一步关注 |
该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份的出现是因为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 B.实行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的确立 |
| C.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起步 |
| D.改革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少小离家老大归,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争传客从台湾来。”改编的这首《回乡偶书》最早可能出现与
| A.20世纪60年代末 | B.20世纪70年代末 |
| C.20世纪80年代末 | D.20世纪90年代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