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美国很有影响的《时代》杂志把蒋介石夫妇选为“1937年伉俪”。这一举动反映出美国
| A.在冷战后需要中国加入西方阵营 |
| B.肯定蒋介石对北伐战争的贡献 |
| C.非常认可国民政府的经济改革 |
| D.重视中国顽强抵抗日本侵略的行动 |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经发表一篇题为“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的文章,描述一个美国家庭抵制“中国制造”近一年后终于发现,“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并表示,以后l0年都没有勇气再尝试这种日子。以上材料说明
| A.中国产品因质量差而引起美国家庭的抵制 |
| B.中国产品已经成功进入美国市场 |
| C.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
| D.经济全球化受到人们的抵制 |
1946~1949年,美国对外投资增加了近50%。到1970年,美国资本输出总额达1555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左右。发生这种变化的有利条件是
|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 | B.欧洲共同市场的形成 |
|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 D.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
美国独立后,经过两百多年的扩展,形成了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广阔版图。在扩展有形边疆的同时,美国还在全世界进行着政治、经济、军事等无形边疆的扩展。从二战结束到50年代美国进行“无形边疆扩展”的经济行为是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③④ | D.④ |
报纸的新闻报道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下列《人民日报》刊登的内容说明
| A.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已经起步 |
| B.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已经发生根本性变革 |
| C.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
| D.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了严重失误 |
国家颁发下图凭证的目的是
| 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
| B.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 C.打击不法商人,整顿经济秩序 |
| D.保持多种经济成份,促进经济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