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文化,它反映出
A.农时变化,指导农事活动 | B.生产工具和技术进步 |
C.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 | D.耕作制度和水利灌溉发展 |
《荀子》:“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由此可见,荀子主张()
A.施行仁政 | B.礼法并施 |
C.君民共治 | D.民贵君轻 |
“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统一思想”使其它学说遭到禁止 |
B.“一种书”是指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
C.“统一思想”巩固了汉朝中央集权 |
D.“利禄”是指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 |
清代考据学家章学诚《校雠通义》(雠,chóu,校对)中说:“后世文字,必溯源于六艺,六艺非孔氏之书,乃《周官》之旧典也。《易》掌太卜,《书》掌外史,《礼》在宗伯,《乐》隶司乐,《诗》颂于太师,《春秋》存乎国史。”这段文字揭示的社会文化状况是()
A.有教无类 | B.百家争鸣 |
C.私学兴起 | D.学在官府 |
韩非子说:“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所出也。”这一描述,反映出( )
A.韩非子人皆自利的思想主张 |
B.百家争鸣中的思想激烈交锋 |
C.战国时以军功爵制激励百姓 |
D.诸侯争霸急需专制集权理论 |
《管子·国蓄第七十三》上说:“故善者委施于民之所不足,操事于民之所有余。夫民有余则轻之,故人君敛之以轻;民不足则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敛积之以轻,散行之以重,故君必有十倍之利……”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作者认为国家不能与民争利 |
B.作者认为应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调控 |
C.作者认为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国家税收 |
D.作者认为应由国家垄断商业 |